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四大因素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高效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13  浏览次数:81248
内容摘要: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21世纪以来,中国造船企业抓住机遇,承接了相当数量的海洋工程装备,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认可。中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

  中国在海洋工程领域起步晚、起点低,但发展迅速。21世纪以来,中国造船企业抓住机遇,承接了相当数量的海洋工程装备,取得了不少成绩,获得了国内外石油公司和工程承包商的认可。中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

  目前,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较强的建造能力,产品开发由低端近海开始向高端深海逐渐突破,市场开拓由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并重的方向发展。中国特殊国情为海洋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十二五”规划也为中国海洋工程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从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来看,中国或将成为下一个全球海洋工程制造中心。综合而言,中国海洋工程正如旭日东升,前景不可限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四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

  1、中国较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

  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战略地位,在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年来,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一路飙升,由1993年的6%一路到2009年突破50%警戒线,再到2012年的56.4%,中国新增石油可采储量已不足当年消耗量的50%。预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原油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而国内产量将保持稳定或小幅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这将使中国的能源供应问题更加突出。

  图表1:2008-2012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单位:%)

1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海洋石油资源丰富,将成缓解供需的重要突破口。中国海上石油资源丰富,已发现300多个可供勘探的沉积盆地,面积大约有450多万平方公里。近海已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10个,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台湾西部盆地、南海珠江口盆地、琉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台湾浅滩盆地。已探明的各种类型的储油构造400多个。

  图表2:中国陆地与海上石油资源储量(单位:亿吨)

2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持续的海工装备利好政策

  作为海洋开发提供技术装备支持的战略性产业,海洋工程产业备受中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2006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如《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系列、《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等。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海工装备认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要的一环。

  2013年8月,由国务院印发的《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了6项支持政策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对海工装备产业带来大大利好。

  3、持续增长的油气开发投资

  “十一五”期间,中国用于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的投入达1200亿元。“十二五”期间,国家将海洋工程列入优先发展的五大高端装备领域之一,中海油宣布其在“十二五”期间的海洋油气开发投资额为2500-3000亿元,考虑到中石油等其他石油企业的投资支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额有望超过60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开发30多个海洋油田项目,目前全国范围内,规划和在建的海洋工程装备基地已有20多个,需建造70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10多艘FPSO。

  图表3:“十二五”期间海洋工程投资额较“十一五”翻番(单位:亿元)

3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4、船舶行业的战略性转移

  中国船舶运力过剩,增长空间不大。2012年,三大主流船如干散货船、运油船及集装箱船的运力过剩,过剩量分别约为1亿吨、0.40亿吨和180万标准箱,预计这部分过剩运力消化大约分别需要8年、10年和3年以上。

  图表4:2012年三大主流船舶运力过剩简况(单位:万吨,年)

4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中国船舶的船龄结构偏低,重置比例低。2012年,集装箱船船龄5年及以下占比约60%;船龄6-10年22%;船龄11-20年占比12%;20年以上仅为6%。以30年船舶使用寿命来算,未来的重置比例还不到5%。

  图表5:2012年集装箱船船龄结构(单位:%)

5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在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国内主舶制造企业已经把海工装备当着未来发展重点。以振华重工母公司--中交集团为例,其收购世界著名海工设计公司F&G,表明中国企业海工收购步伐加决。海工装备无疑将成为船舶行业未来增长极。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四大因素推动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高效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1113/2803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