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跨国企业“淘金”中国体外诊断 本土企业该如何应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07  浏览次数:8987
内容摘要:随着需求的增长,以及临床技术的提高,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国内体外诊断产业以15%左右的年增长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到2012

  随着需求的增长,以及临床技术的提高,国内体外诊断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国内体外诊断产业以15%左右的年增长率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到2012年,体外诊断市场规模约为175亿元,增速远高于全球5%-7%的规模增速。从市场容量来看,目前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人均年使用量仅为1.5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量达到25-30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容量还很大。

  对于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跨国体外诊断企业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投资、兼并、合资等形式进入到中国市场,例如珀金埃尔默以38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国内血液筛查企业上海浩源生物科技;美国生命技术公司与我国领先的分子诊断技术公司达安基因签订合作协议,在中国成立体外诊断技术合资企业Life-达安诊断;韩国SK集团向西安天隆科技注资近1.5亿元人民币,重在发展分子诊断仪器。国内企业方面,近年来也出现了例如科华生物、利德曼、达安基因等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但从目前的竞争格局来看,我国体外诊断市场本土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图表1: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竞争格局(单位:%)

我国体外诊断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染指”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将会对本土企业造成较大的竞争压力。而就目前来看,国内体外诊断企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目前还处于跟随阶段,类似于国内的化学仿制药企业。首仿药往往是国内仿制药企业的争夺热点,因为率先进行进口替代的企业具有先发优势,能够在其他企业尚未进入的时候快速开拓市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在这一阶段,技术壁垒构建了一条无形的护城河,首仿企业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盈利。

  基于上述分析,前瞻认为本土企业不妨避开跨国企业的锋芒,率先布局高成长细分领域,从而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科华生物是国内体外诊断行业通过率先布局高成长细分领域而获得成功的企业典范。

  图表2:科华生物历史研发情况

科华生物历史研发情况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跨国企业“淘金”中国体外诊断 本土企业该如何应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1107/2795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