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禹城市把设施蔬菜作为强市富民的助推器蔬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12  浏览次数:8826
内容摘要:禹城市把设施蔬菜作为强市富民的助推器蔬菜,国内动态|山东农业信息网|||||||

  当前,三秋农业结构调整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禹城市抢抓三秋农业结构调整有利时机,把设施蔬菜作为强市富民的助推器和牵引擎,加速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发展,打造设施蔬菜生产大市。目前,全市新增大棚蔬菜5500亩,拱棚蔬菜1万亩,设施蔬菜总面积达19.7万亩,占全市蔬菜播种总面积的60.4%。

  以服务带发动,营造设施蔬菜生产浓厚氛围。市蔬菜局强化服务职能,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4路“科技服务宣讲团”,逐乡镇、挨家挨户走访蔬菜种植大户,现场指导解决菜农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就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效益进行科学对比,鼓励菜农发展设施蔬菜。已累计发放便民联系卡3000多张,技术资料2000多份,为菜农解决栽培技术、棚体建设、农资等实际问题60多件,受到了菜农的热烈欢迎,在全市营造了大干快上设施蔬菜生产的浓厚氛围。

  科学合理规划,搞好产区布局。按照德州市规划的“三大板块”、“六大区域”,着力抓好以市中办、安仁等7个乡镇为中心的“一地、两园、三线、四方和多点”五个方面蔬菜产业布局。“一地”为安仁镇万亩品质蔬菜基地;“两园”为向阳坡生态科技示范园、安仁前寺食用菌示范园;“三线”为宋夏路、308国道、316省道三条蔬菜线建设;“四方”为市中办夏季庄、辛寨河西刘拱棚蔬菜方,梁家、张庄大蒜方,十里望盖韭方,辛店沙河辛无公害西瓜方;“多点”为以食用菌、西芹、马铃薯、拱棚蔬菜为特色的专业村、生产基地,全力打造西红柿、盖韭、西瓜、芹菜、大蒜、食用菌6大特色产业。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掀起设施蔬菜生产高潮。首先改善基地基础设施。在设施蔬菜集中产区结合农业开发,加强生产道路、排灌沟渠等设施的修整改造,配备必要的水电设施,搞好蔬菜集中产区的农田基本建设,力争做到蔬菜集中产区的“沟、渠、路、林、桥、涵、电”等配套齐全。其次加快老旧棚室升级改造。重点在市中办、安仁镇大力推行结构合理、性能优良的新型棚室,科学选用棚室骨架、覆盖材料,提高采光保温性能,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并积极推广机械卷帘、肥水一体化等自动化控制装备,提升机械化操作水平、规模化生产能力。全市已改造旧棚3000多个。最后狠抓新棚建设。采取合作社社员统一调地、反租倒包或采取联户调整、户间对换的办法,鼓励群众新建大棚,在大棚建设上,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调度、统一技术“四统一”。房寺镇张靳明社区原有蔬菜大棚170个,今年结合秋季农业结构调整又新流转土地220亩,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45个,园区冬暖式蔬菜大棚已达215个,成为我市单体规模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禹城市把设施蔬菜作为强市富民的助推器蔬菜”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1012/2753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