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中国正成为头号大米进口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4  浏览次数:8479
内容摘要:中国正成为头号大米进口国,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新加坡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期刊《评论》9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大米进口国的地区影响中国正成为世界最大大米进口国。这对大亚洲意味着什么?到今年底,中国势将超过尼日利亚成为头号大米进口国。中国曾是大米出口大国,但它的市场地位——需求巨大、需要进口的庞然大物,早已为许多人预料,也让一些人哀叹。这种转变可能影响今后几十年地区粮食安全考虑。

  中国大米进口增加的原因不易解释。中国的人均大米消费量是下降的,而产量连续9年增加,预计今年将是一个创纪录的丰收年。所以,进口增长可归因于多个不太直观的因素。

  首先,中国国内大米产量可能虚报。海内外一直有质疑声音。其次,中国农业竞争力在下降。中国实施国家补贴,现在米价已远超国际市场水平。此外,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使中国产米中心从南方转向北方。东北的稻区远离大米消费大省,而粮食运输系统未跟上,于是南方就近从泰国、柬埔寨和越南进口大米。最后,对国产大米安全性的担忧,也使进口产品更具吸引力。

  作为世界最大大米消费国,中国的进口具有连锁效应。那么,中国进口增加值得担忧吗?

  有理由这样认为。中国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可能刺激其他亚洲国家进行价格控制和补贴生产。而且,燃油、肥料、土地和劳动力成本都在上升。产稻区还迅速达到生态极限,在亚洲很多地方,腾出大片土地种稻子已经不合理。

  尽管成本上升,中国进口增加会鼓励原先种稻没有经济、社会或环境意义的地方增加产米。那些警惕中国市场扩大的国家,可能会将更多土地,包括不适合种稻的土地利用起来。被占用的土地本可以用于其他生产。

  不全是坏消息。中国增加进口能给出口国提供更大资本流入,提高农民收入,带来更好的技术渠道。这反过来会有助于提高效率、提高产量。这为解决地区国家面临的挑战提供了一条出路。中国大市场也有助于建立更稳定的贸易关系。亚洲的买卖方会逐渐相信,地区优质大米能在市场上方便获得。中国可通过鼓励透明的市场交易而非政府间交易,来推动这一未来前景实现。

  不确定因素很多,但显然,中国大米自给的日子已经过去。这个新现实将对亚洲未来的粮食形势带来重大影响。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国正成为头号大米进口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914/2654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