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际动态 » 正文

尼日利亚:木薯含致命毒素 木薯面包主粮化遭反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3  浏览次数:81523
内容摘要:图片来自GettyImage 在尼日利亚,一直以来,以木薯为主要原料的食物被讽为懒人的食物。过去,如果在葬礼上或者感恩节聚餐时供应木薯制作的食物,人们会很少食用,甚至提供木薯食品的人家,会遭到社区邻居的嘲笑。对木薯制品的厌恶情绪强烈到,如果有人家在活

  图片来自GettyImage

  在尼日利亚,一直以来,以木薯为主要原料的食物被讽为懒人的食物。过去,如果在葬礼上或者感恩节聚餐时供应木薯制作的食物,人们会很少食用,甚至提供木薯食品的人家,会遭到社区邻居的嘲笑。对木薯制品的厌恶情绪强烈到,如果有人家在活动中提供木薯制品,女孩儿的父母就会不愿意把女儿嫁入这家。

  木薯一般种植来界定农场边界和用作动物饲料。猪爱吃木薯,像猴子爱吃香蕉一样。尽管木薯在人类营养领域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验证,但是尼日利亚政府正推进木薯代替小麦作为经济作物制作面包、糕点、饼干等产品,如果可以用本国的木薯粉代替20%的进口小麦,国家每年将节省2540亿奈拉(约17亿美元)的小麦进口费用。无疑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考虑到木薯的理化和加工特性,可能很难达到初衷。换句话说,除了盖里、福福和lafun外,开发新的符合营养学要求的木薯产品,就像逆水行舟,注定徒劳而无果。

  除非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没有国家会针对某项食品消费进行立法或者运动式推广。食物的选择是比较个人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尽管尼日利亚人知道木薯可以用作食物,但木薯仍不会成为首选的食物,用木薯来制作面包,并不会提高其营养评级。

  在营养学范畴内,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木薯的低营养学评级?首先,木薯被评为十大最危险食物之一。木薯含有毒性物质氰化物、亚麻苦苷和百脉根甙,这些毒性物质会对肝脏、肾脏和大脑造成损伤。氰化物中毒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情绪激动,混乱,昏迷和抽搐。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以木薯为主食的的地区,长期食用木薯,含有的氰化物会导致腿瘫痪、行走困难、听力和视力低下。

  推行木薯面包的人是否知道,日本厚生省禁止使用木薯作为人类的食物?禁用木薯做食物的原因之一是木薯的毒性成分会导致与脑垂体有关的脑损伤,从而引起其它器官的损伤。

  第二,如果加工不当,木薯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问题在于:在尼日利亚这样一个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国家,若木薯面包成为主食,谁来保证和监管木薯粉的加工过程呢?将木薯加工成食品最好的方式是用冷凝法提取淀粉。我们的传统做法,将木薯磨碎,浸泡数日来制作盖里和lafun的做法也很好,因为浸泡使得氰化物这种毒性物质浸出。而烤面包的木薯粉是怎样处理的呢?这是一个考验加工厂技术水平,也考验国家监管水平的问题。

  木薯不适合做面包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木薯收获后,营养价值会持续降低。但是,因为道路和交通的缘故,通常,木薯收获后会在日照下堆放几天再运往加工厂。

  不同木薯品种含有的氰化物等毒性物质水平不同也是木薯面包主粮化的一大阻碍,有些木薯品种含有的氰化物等毒性物质水平较高。问题是:尼日利亚种植的木薯其氰化物含量是什么水平?全国范围内共种植多少种木薯品种?农户怎样获得优良品种的繁殖材料?

  木薯中蛋白质和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较低,若长期以木薯制品为主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但为什么农业部和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会致力于从木薯中提取维生素A添加剂这样徒劳的项目?如果真的如农业部阿德斯纳博士所宣称的木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那么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用木薯制作面包来作为主食?

  木薯是一种酸性食物,长期食用会导致体质酸碱失衡,易得糖尿病、癌症、心脏病、高血压、青光眼和关节炎等慢性疾病。

  有一个关于木薯做主粮的记录,记载了不到万不得已,木薯是不会上食物名单的。约100年前,日本经济下滑,一队日本人移民去巴西种咖啡,以寻求更好的生活。但是,这些日本人并没有得到巴西政府之前承诺的食物和农场支持,于是日本人种植木薯以糊口,但是很多人死于木薯中毒。根据记录,二战结束时,只有三名日本移民幸存。

  由于以上原因,作者不会食用木薯面包。但是支持木薯作为能源原料作物和工业用途,或者加工用作动物饲料,且认为在这些方面木薯有很大的潜力,并能提供就业岗位,积累社会财富,但仅从营养学的角度应反对木薯作为主粮供人类食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尼日利亚:木薯含致命毒素 木薯面包主粮化遭反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913/2641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