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 正文

灵宝市一合作社西红柿滞销 成本七毛五收购才五毛(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9-10  浏览次数:8972
内容摘要:灵宝市一合作社西红柿滞销 成本七毛五收购才五毛(图),农业资讯, 深圳蔬菜综合均价四周持续上涨

  当前,鲜美可口的西红柿正大量上市,而灵宝市福源高山果蔬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福源合作社)的农户却格外发愁。

  去年他们的西红柿曾卖到一块八一斤,而今年才卖到五毛,低于七毛多的成本价,而且少有客商前来收购。现在,福源合作社近50家农户几十万斤的西红柿挂在枝头不敢摘。

  近一周时间,记者赶赴当地调查并采访省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发现,当前福源合作社的困境并非个案,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制度化管理不完善,市场营销能力差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报的报道找到原因,解开症结,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心痛成本七毛五,收购才五毛,果熟后宁愿烂地里

  8月16日,三门峡灵宝市苏村乡的气温超过37℃。在地头一片空地前,光着膀子的小张正和怀孕5个月的妻子埋头挑选西红柿。刚摘的西红柿在空地上堆出了一个四五平方米的小山堆,旁边已有几十筐装好的。

  据小张介绍,今年6月,他加入福源合作社,因该合作社主要培养无公害蔬菜品牌,成本较高,每斤西红柿约为七毛五。“现在5毛钱的收购价格,实在是亏本!”在大棚内记者看到,鲜红的西红柿挂在枝头没有采摘,有不少已烂掉在地里。小张介绍,像这样的“没人理”的西红柿大棚当地还有好几十个,算起来有数十万斤西红柿。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农户,田间地头烂掉的西红柿随处可见。

  “今年的西红柿还遭遇严重病虫害大量减产”,正在自家大棚干活的农户老王拔下一病死的西红柿苗,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当地近250亩的种植面积,受灾近30%,“每棚15000斤的产量,现在只有5000斤左右。”

  说法行情突变,农户“各自为战”导致客商流失

  “当初加入合作社时,曾承诺保证我们的最低利益,现在根本就达不到嘛!”农户们抱怨,2009年福源合作社成立后,号召农户积极加入,“原本说是直供香港,现在却没有,今年连南方的一些订单都中断了。”

  “是承诺保证农户最低利益,但也要随行就市,按照市场行情来走。”对此,苏村乡政府农业办公室主任郑建军解释,因去年全国西红柿价格偏高,导致今年大面积增加,其中西北甘肃地带最为庞大,“不少大客商都跑到那里收购了,整个市场的西红柿价格因而普遍要比去年低,现在宁夏的收购价也是5毛钱。”

  郑建军说,原来是说直供香港,但对方需求量太少,且要求严格,所以转而向南方市场。今年因为销售前期一些农户私下将西红柿另卖给收购价稍高的小客商,导致大客户流失。“现在小客商因库存满不再收购,外地的西红柿也已上市,最终导致‘贱卖’局面。”

  对于私下卖给小客商的情况,记者在调查中也得到农户的承认。

  “现在,我们正积极寻找客商,希望能最大程度减轻农户损失,对于西红柿苗受病虫灾害的影响,我们也已上报市农业局,希望能得到相关扶持。”郑建军说。

  8月23日,记者与合作社的农户联系得知,困境依然没有得到改观。

  市场销售能力差

  探析已成合作社发展软肋

  区别于传统的一家一户小农经济,抱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何依旧无法赢得市场?福源合作社的遭遇是个案,还是共性问题?

  8月23日,记者分别采访三门峡市农业局和河南省农业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到,我省目前有5万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均普遍存在制度化管理不完善、市场营销能力弱的问题。

  据了解,2009年福源合作社成立后,由当地几个种植大户和科技种植能手牵头,联合成立了理事会与监事会,并制定章程制度,负责整个合作社的运行,但整体运营并不成熟,仍处于摸索前行状态,制度不太完善,其他农户也未切实参与到运营管理中去,所以才出现群众私下将西红柿另卖他人现象。

  “合作社生产能力与销售能力发生脱节,销售能力差也是重要因素。”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道兴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成立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不太成熟,与发达国家规范、专业的合作社模式还有差距,其中最主要表现在重生产,轻销售。

  “在农副产品尤其是鲜货的市场运作中,销售是市场经济最核心的环节,而往往却成为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最薄弱的部分。”刘道兴说,“缺乏市场营销能力”是目前合作社存在的问题之一。

  合作社规范运营

  呼吁势在必行

  面临运营软肋,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打开症结,走出困境?

  在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营销能力上,刘道兴建议,建立固定的销售渠道、网点,掌握保鲜技术,辅之以现代的储存、物流等,才能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

  “也可尝试‘超农对接’”。刘道兴说,目前,国内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需要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合作社也苦于为农产品寻找销路,如果合作社与超市接头,可一举两得。

  三门峡市农业局产业办副主任张建斌认为,除了农户间的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也需要加强合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或联合体,壮大自身实力。而在省农业厅农经处副处长刘明星看来,出台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规更显迫切。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灵宝市一合作社西红柿滞销 成本七毛五收购才五毛(图)”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910/2618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