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棉花种植进高成本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28  浏览次数:82391
内容摘要:7月底,最后一轮国家储备棉竞拍就要结束,8月份开始进入棉花收获季节。棉农盼着今年的棉花能有个好价钱,流通企业希望在竞争中收到更多的棉花,棉纺企业依旧纠结怎样平衡国内外较大的棉花差价。 我国棉花市场是由棉农、收购商、中储棉公司和纺织企业等组成的

  7月底,最后一轮国家储备棉竞拍就要结束,8月份开始进入棉花收获季节。棉农盼着今年的棉花能有个好价钱,流通企业希望在竞争中收到更多的棉花,棉纺企业依旧纠结怎样平衡国内外较大的棉花差价。

  我国棉花市场是由棉农、收购商、中储棉公司和纺织企业等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均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

  棉花种植:进入高成本时代

  河北成安县大堤西村总耕地面积8500亩,其中4000多亩都种棉花。6月麦收后,周围村镇的年轻劳动力已外出打工,而大堤西村的棉农依旧守在田间地头。

  大堤西村的棉农张义民在田里掐着早蕾,“这些早蕾形不成优质花,今天结俩,明天长三朵,所以天天都得来掐。不然后期一亩地能差500个棉铃,少收5斤籽棉”。

  整枝等棉田管理几乎贯穿了棉花的整个生长季,从4月底到11月,棉农几乎每天都要到地里劳作。棉花还是公认的“药罐子”,“工砣子”。盲蝽象、棉铃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多,七八天就要打一遍药,一旦治不及时就有减产风险。棉花收获时节,是棉农最忙的时候。一亩地需要25个工,即使一个年迈的雇工每天也要80元至100元的工钱,人工成本几乎占到了种棉成本的60%,是粮食用工成本的3倍至4倍。

  费工费时,加上劳动力成本上涨,许多棉农渐渐不愿意种棉了,原来和大堤西村类似的商城镇、长巷乡、辛义乡现在已经基本上不种棉花,而改种了粮食等作物。张义民说,“种粮食全程机械化,省时省力,农闲时还能出去打工,而且近年来国家对粮食补贴提高,农村棉改粮的越来越多”。

  近年来,我国的棉花种植面积连年下滑,2007年种植面积8889万亩,今年下滑到6678万亩,除了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省份已经没有了,与2008年相比,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下降38%,总产下降36%,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下降24%,总产下降19%。

  湖南省华容县银华润农棉花专业合作社依托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当地棉田的基础设施,有效带动了农户种植棉花的积极性,但是合作社负责人张燕对未来棉花种植存在忧虑,现在60多岁的农民在棉花种植队伍里都算是“年轻人”,10年后这些人渐渐退出后,谁来种棉花?如果不解决棉花种植成本过高的问题,不解决机械化的问题,棉花种植面积可能还会缩减。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棉花种植进高成本时代”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30728/2288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