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 正文

专利标识、专利标识标注及专利标记三者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2-27  浏览次数:81040
内容摘要:一、什么是专利标识 专利标识应是指一种带有被设计成文字、数字或图形等的视觉展示,以通告公众可保护根植于产品中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存在,帮助公众识别该产品是否受到专利权的保护以及提醒公众避免侵犯该专利权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什么是专利标识标注

   一、什么是专利标识

  专利标识应是指一种带有被设计成文字、数字或图形等的视觉展示,以通告公众可保护根植于产品中的发明创造的专利权的存在,帮助公众识别该产品是否受到专利权的保护以及提醒公众避免侵犯该专利权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什么是专利标识标注

  专利标识标注的含义:它是指一种在产品、产品包装、产品说明书等处标注专利标识的行为,藉以通告公众专利权的存在,该专利权可保护根植于该产品中的发明创造,简称“专利标注”。如:「中华民国专利証书发明第Ixxxxxx号」。

  专利标识标注的分类:根据所标注的专利标识内容的不同,专利标注可分为“实质专利标注”和“虚拟专利标注”。

  根据专利标识被标注位置的不同,专利标注又可分为“产品实体标注”和“非产品实体标注”,前者是指在受专利权保护的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注专利标识,后者是指在受专利权保护产品的产品说明书、用户手册、行业杂志以及其他广告印刷宣传资料上标注专利标识。

  专利标识标注的目的:主要是让大众知道该项物品业已受到专利权保护,另一方面,专利权人亦可籍此作为告知竞争对手或可能侵权者的警示标示。

  专利标识标注需标明的内容:

  (一)采用中文标明专利权的类别,例如中国发明专利、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国外观设计专利;

  (二)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的专利号。

  补充说明: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专利标识标注办法》明确,专利标识标注不当,构成假冒专利行为的,要依法处罚。

  办法明确,标注专利标识的,应当标明采用中文标明专利权的类别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的专利号。此外,可以附加其他文字、图形标记,但均不得误导公众。

  办法强调,专利权被授予前在产品、该产品的包装或者该产品的说明书等材料上进行标注的,应当采用中文标明中国专利申请的类别、专利申请号,并标明“专利申请,尚未授权”字样。该办法将于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三、什么是专利标记

  专利标记在我国专利法立法沿革进程中曾经出现的一种表述,是指专利权人或者专利权被许可人在其专利权有效期内,在其受专利权保护的产品或其包装上标明该产品受到中国专利权保护的字样,如“中国发明专利”、“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或“中国外观设计专利”等。2008年我国修改专利法时,相关规范性文件中原有的“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已被统一改为了“专利标识”。国内专利、港澳台专利、欧美专利、日本专利查询(http://patent.k8008.com/)和检索。

  四、专利标识标注的重要性

  据科易网(www.k8008.com)小编了解,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其法律中对专利标识标注行为进行了规定。

  我国:专利标识的标注不符合《专利标识标注办法》规定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专利标识标注不当,构成假冒专利行为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依照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罚。(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美国:1、若专利权人不在其受专利权保护的产品上标注专利标识,将不得在日后的专利侵权诉讼中获得相应的损害赔偿金,直至其给予被控侵权人实际侵权通知。;2、在美国法律下,除非明确受到知识产权(如专利权或著作权等)的保护,否则公众可以自由复制市场上的商品。故而那些没有专利标识的产品就只会令公众误认为该产品是不受专利权保护的,是可以自由复制的,进而导致其实施“无辜侵权行为”。

  总之,专利标识标注在积极面有向消费者公示产品获有专利保护之功能,在消极面可针对有意侵权者有警示之作用,并进而降低专利权人丧失权利主张之风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专利标识、专利标识标注及专利标记三者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1227/2044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