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孙行者网预计:网络营销人才缺口将达5800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7-02  浏览次数:81139
内容摘要:南京富士通超越客户期望的开拓创新理念,结合对用户需求深度关注的设计思想,以南京富士通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为后盾,成功研发了富士通DPK60050列平推式票据打印机,可广泛应用与物流、交通、库房管理、零售、商业、医院、餐饮等特殊行业用户对小机型产品的需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于网络,而现代企业为了更好的销售产品、服务顾客,也不得不从运用互联网,转而依靠互联网。

  据前程无忧数据库统计显示,从4月51job数据库内的行业类别来分析,人才需求增长以互联网/电子商务为最。受金融危机影响,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成为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的有效选择。个人开网店、网上淘便宜货的风气盛行,也刺激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热招职位为网站编辑、网站策划、网站推广、网络营销工程师等。

  我国的金融危机下,电子商务获得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据第三方咨询机构艾瑞2月17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使用电子商务的线上中小企业在去年全球经济危机下的存活率要高出传统线下企业5倍。

  “一方面,随着电子商务在个人消费领域的普及,在线购物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传统的线下交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反而加速了向电子商务线上平台转移的进程。”艾瑞咨询资深分析师认为,高增长是市场内部动因所在,“电子商务的低成本高收益、开放性拓展性,在危机中更凸显价值。”

  电子商务的发展契机也引发了对人才的需求。“现在企业对网络营销工程师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我们每天都会接到要求招聘学员的电话,现在的毕业学员人数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孙行者网络营销培训学院的王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学员往往一人会接受到多家企业的职位,有些单位招收不到学员就问下一届的什么时候毕业。”

  通过网络渠道开辟的销售市场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日渐抬头的网络销售与传统行业的日常销售的工作内容有着很大不不同,催发了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

  据专家统计目前人才市场随着互联网发展,对于网络营销人才的需求将会高达5800万,国内由于网络营销人才难寻,已成为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时碰到的最迫切的问题。这导致了很多企业主不得不自己去学习网络营销课程,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因为无论如何,即便企业主自己学习了、了解了,也知识了什么是互联网营销,但还是得有这方面的人才把企业主的构思去落实。

  我们看到google、百度等,都开始大规模地招聘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营销人才,以满足公司迅速扩大的市场规模。招聘广告中,销售代表、渠道销售经理、网络销售顾问、商务代表、客户维护经理等都是热招的岗位。

  与此同时,一些房产、卖场、电器、电视购物、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等各行业也都在积极招聘网络营销人才,以通过网络渠道拓展市场。业内既熟悉网络营销、网站运营又熟悉行业和技术的营销高手,成了网络业界各行业挖角的焦点。

  虽然网络营销人才大招,但是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薪酬却是大不相同。银河人才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文雅丽告诉记者,真正的网络营销人才,是既要熟悉网络技术和市场技巧复合型的人才。

  首先,此类人才必须熟悉互联网行业。网络营销、网络消费行为心理、互联网发展背景与趋势、搜索引擎排名、网络广告、点击率等互联网知识则是必须掌握的,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统计分析能力,具有成功的网站推广经验。

  第二,掌握B2B、B2C、C2C等网络营销模式,能以多种网络推广技术和方法协助公司开拓网络营销资源和渠道。

  再次,网络营销人才能对该领域针对的客户或服务的企业有全面了解,能为企业量身打造合理的营销方案。

  最后作为营销人员要掌握市场营销技能。一定的市场营销知识和技巧,沟通能力强,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孙行者专家认为未来的营销人才定位应该是具备市场调研能力、掌握网络广告、搜索引擎营销、营销型网站策划与实现、网络整合推广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网络营销运营体系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孙行者网预计:网络营销人才缺口将达5800万”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0702/1966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