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甘肃岷县雹洪灾害因山区复杂地形加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5-12  浏览次数:8984
内容摘要:灾害发生10多个小时后,冰雹仍未完全消融。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5月11日,岷县茶埠镇沟门村村民在民兵的帮助下离家转移。当日16时20分许,甘肃岷县雹灾受灾地区再次出现强降雨,灾区部分村庄有再次受到洪涝灾害冲击的可能。目前,这些村庄的大部分村民已经转

 灾害发生10多个小时后,冰雹仍未完全消融。     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摄

  灾害发生10多个小时后,冰雹仍未完全消融。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5月11日,岷县茶埠镇沟门村村民在民兵的帮助下离家转移。当日16时20分许,甘肃岷县雹灾受灾地区再次出现强降雨,灾区部分村庄有再次受到洪涝灾害冲击的可能。目前,这些村庄的大部分村民已经转移到安全地带。新华社记者 聂建江摄

  5月11日,岷县茶埠镇沟门村村民在民兵的帮助下离家转移。当日16时20分许,甘肃岷县雹灾受灾地区再次出现强降雨,灾区部分村庄有再次受到洪涝灾害冲击的可能。目前,这些村庄的大部分村民已经转移到安全地带。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

  本报甘肃岷县5月11日电(记者曹树林)据最新统计,甘肃岷县的雹洪灾害已造成37人遇难,19人失踪,51人受伤入院治疗。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积极部署抢险救灾和强降雨防范,并迅速调动各方面力量投入救灾。岷县受灾群众达35万人,目前近3万群众已被紧急转移和安置。

  根据灾情,甘肃省政府紧急下拨省级救灾资金200万元。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也启动防汛抗洪一级应急响应。甘肃省财政厅紧急下拨水利资金200万元,用于岷县水毁防洪工程应急修复。甘肃省红十字会紧急向灾区下拨1000床棉被、1000件棉衣,用于受灾群众紧急安置。

  10日18时许,岷县发生大范围特大雹洪强降雨灾害,局部降雨量达到69.2毫米。由于降水时段集中,降雨量大,岷县18个乡镇中,17个严重受灾。

  此外,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获悉,除岷县外,冰雹洪涝灾害对渭源县和漳县也造成重创。渭源县8个乡镇、4万人受灾,需紧急救助和转移安置人口76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00公顷;倒塌房屋14间。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漳县6个乡镇、6939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需紧急救助和转移安置人口69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11公顷;倒塌房屋6间,损坏房屋3间。直接经济损失1115万元。

  本报北京5月11日电(记者潘跃、陈仁泽)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11日下午已经将针对甘肃定西严重洪涝灾情启动的国家四级灾害应急救助响应紧急提升至三级,国务院救灾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灾工作。

  11日上午,国家防总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防指以及各流域防总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预警预报,强化应急值守,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切实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和水库安全度汛工作。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解析

  降水量不大灾害为何特大(延伸阅读)

  刘毅高琳

  什么是风雹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与哪些因素有关,公众又该如何防范?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

  杨贵名说,前段时间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强烈增温,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甚至超过40摄氏度,前期的持续增温有利于发生剧烈天气。增温使得南方热带洋面上来的暖湿水汽向北输送,而近期北方来的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冷、暖空气活跃导致强对流(风雹洪涝)天气发生。甘肃岷县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正是暖湿气团和冷空气相遇的地方,比较容易产生风雹天气。我国风雹天气发生的高峰期主要是5月、6月和9月,强对流天气易发生在高原、山区和丘陵地带。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北部等地,海拔高度在1000米上下的地区,是我国风雹天气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且冰雹直径较大。

  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甘肃此次天气过程中,除了麻子川地区5月10日16时至21时降雨量达62.2毫米之外,其他地区降雨量都在30毫米以下,有些地区甚至不到10毫米。降水量并不大,为何还会出现风雹洪涝灾害呢?杨贵名解释说,这次受灾的地区地处山区,地形比较复杂,北方多数山脉是土石混杂或石质山脉,表面上覆盖大约一尺左右厚的土层,降雨量稍大就极易产生滑坡等现象。岷县等地的山脉比较陡峭,也是诱发滑坡、洪水和泥石流的因素之一。

  气象专家提醒,风雹洪涝灾害发生时,既有降水、又有雷电,公众防范时应当有所选择。当洪涝灾害较重时,公众应迅速转移至高处避灾,避免在低洼地带和山谷停留;当雷电灾害较重时,公众应在地势低处或者屋内避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甘肃岷县雹洪灾害因山区复杂地形加重”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0512/193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