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动态 » 上市农企 » 正文

茅台“风险提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2-10  浏览次数:81394
内容摘要:53度飞天茅台(600519,股吧)价格松动,地方政府避嫌公酒消费 公款消费试图与茅台划清界限。 一直以来,茅台都拒绝被戴上奢侈品的帽子,但在三公消费日趋透明之时,严打公酒消费的呼声再起。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天从多个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53度飞天茅台

53度飞天茅台(600519,股吧)价格松动,地方政府避嫌“公酒”消费

  公款消费试图与茅台划清界限。

  一直以来,茅台都拒绝被戴上奢侈品的帽子,但在“三公”消费日趋透明之时,严打“公酒”消费的呼声再起。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天从多个经销商处了解到,目前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相比春节前有所松动。

   值得关注的不仅仅是市场供求本身。

  北京朝阳区一名经销商告诉本报记者,有的采购单位在购买茅台时要求不开具体品名发票,“因为如果开成酒的话,他们可能在财务上难处理,对审计、纪委等部门没法交代。”

  四川绵阳的一位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茅台如今已是奢侈品,政府也在尽量避嫌。

  本报记者梳理多份机构报告发现,近期对贵州茅台(600519,股吧)(600519.SH)的“风险提示”一项多集中在政府对高档白酒消费的限制、社会舆论对高价酒的压力等。

  松动的价格

  即使是在春节旺季,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已经出现松动迹象。

  1月18日,一份机构研究显示,重庆等部分市场的经销商对53度飞天茅台的批发价格进行了下调,最高下降200元/瓶,降幅约10%。

  新年伊始,茅台集团宣布上调旗下产品出厂价格。最畅销的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上调到619元,与此同时,还发布了该类茅台售价不得超过959元的“限价令”。

  事实上,“限价令”成为一纸空文,各大商场和酒店价格持续走高,直营店甚至出现“有价无货”。

  然而,由于价格居高不下,某种程度也在影响茅台等高端白酒的销量。

  中国酒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赵禹告诉本报记者,茅台价格回落主要是市场放量引起的。

  除了一级批发价格,零售市场价格也在不同幅度下降。

  祥瑞丰源商贸有限公司一名经销商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53度飞天茅台不开发票的价格是1780元/瓶,开发票每瓶贵100元左右。

  广州超扬贸易有限公司一名经销商给出的价格为1750元/瓶。

  这与元旦前茅台价格集体维持在2000元以上居高不下的价位相比,明显出现松动。

  据赵禹分析,即便目前商超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低于2000元/瓶,但与619元/瓶的出厂价相比,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达到1000多元,囤货量加大造成前段时间供不应求,而库存的逐步释放是此次批发价格出现回落的原因之一。

就白酒行业而言,企业大部分都走四级代理模式,即全国总代、省代、市代到终端零售。在出厂价的基础上,每层代理都会抽取10%甚至更多的利润。

  低调的客户

  皇帝的女儿并非不愁嫁。

  “跟此前茅台涨价相比,过去一年零售价涨幅几乎超过了60%,远超此前的幅度。”北京盛初营销咨询有限公司一名分析人士表示,很多囤货商对茅台能否继续保持“高增速”开始持怀疑态度,赶紧出手了。

  赵禹则认为,现在由于社会舆论对茅台消费压力巨大,比如政府“三公”消费透明化、上海人大代表提议公款消费禁喝茅台等,这些囤货商开始担忧未来消费前景,遂开始大批量放货。

  2011年11月,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政府各部门在满足机关运行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当采购中低档的货物和服务,不得采购奢侈品。

  尽管茅台不愿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但在舆论天平上,茅台已经成为与豪华公车相对应的“公酒”。

  今年1月,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十大最值钱奢侈品牌榜”中,茅台排列在路易威登、爱马仕和宝马之后,名列第四。此外,茅台还被评为“十大最受富豪青睐的送礼品牌”之一。

  《人民日报》曾刊发名为《三公经费能否“晒”出公平公正?》的评论称,吃工作餐也可以,但“我为工作喝茅台”,公众肯定不答应。

  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公款消费不准喝茅台酒。

  “建议上海带头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各级纠风部门也应把禁止喝茅台列为检查内容,像禁止消费卡一样予以查处。”上海市人大代表史秋琴说。

  虽然各地尚未明确发布此类禁令,但低调出手成为本能之举。

  一名经销商告诉本报记者,有购买茅台的单位要求,发票开成办公用品、礼品等项目,“要是不变的话,人家就不买了。”

  上述绵阳的政府工作人员则称,当地尽管没有下发不能喝茅台的文件,但在公对公的宴请场合,不喝茅台是约定俗成的事。

  高端白酒消费主要集中在政务消费和商务消费两大类。

  市场人士表示,不断收紧的公务消费监管短期内并不会改变茅台供不应求的态势,但长远来看,与公款消费扯上关系将成为茅台未来市场销售和品牌建设中最大的隐忧。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茅台“风险提示””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20210/1784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风险提示 茅台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