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合作资讯 » 正文

艰苦奋斗谋完善,涅火重生求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10-21  浏览次数:81337
内容摘要:中国钢铁企业网独家对话冷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代富 中国钢铁企业网高端访谈栏目主持人王霞与冷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代富对话 面临严峻形势,钢铁行业只能靠自己,不应该企求政府再出台保护钢铁行业的政策! 这是陈代富最有代表性的

——中国钢铁企业网独家对话冷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代富

中国钢铁企业网“高端访谈”栏目主持人王霞与冷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陈代富对话

“面临严峻形势,钢铁行业只能靠自己,不应该企求政府再出台保护钢铁行业的政策!”

这是陈代富最有代表性的言论之一。作为一个曾创造过行业传奇、多年来带领冷钢集团迎风破浪快速前进的总舵手、被誉为冷钢之神的人,在面对眼下钢铁行业全线困局的严峻现实时,陈代富依然是那么坚定、坦诚、敢于担当,以恪守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敢打硬仗”着称的他,一句话就彰显出一位钢铁行业“革命家”的风骨与斗志。

“钢铁行业走到今天,不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不是宏观经济政策所致,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出了问题。既然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勇敢面对,更应该敢于担当,不断完善。目前,自动限产、减产,争取合理的利润空间,就是一种自我完善!”陈代富沉着冷静的说。

2011年末,传奇人物陈代富的话,似乎能温暖这个冬天,给钢铁行业的人们带去有力的精神支撑,点燃他们的激情!尽管没人能够回答钢铁行业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透过陈代富睿智而坚定的言谈举止,已经给如履薄冰的钢铁行业带来了奋然前行的信念和方向。

中国钢铁企业网:陈董事长您好,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当前钢铁行业状况,您会怎么说?

陈代富:当前,钢铁行业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几乎是全面亏损。

中国钢铁企业网:能最直接反映亏损的现象,就是企业利润的降低,您认为导致钢铁行业利润走低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陈代富:钢铁行业的利润已经受到了两方面的挤压:一方面是价格波动,行业利润率低。在一个不短的周期内,钢铁行业恶性竞争、无序发展,从而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而我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调整期,钢铁需求的增长自然不容乐观,出现当前的市场状况应该在意料之中。无论是无序竞争,还是产能过剩,这里面有一个企业间的利益争夺问题。如何更好的进行全行业整合发展,需要随着形势变化坚持不懈的去研究和探索。其中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的差别问题,如果经营理念问题不解决,企业间的利益问题不解决,勉为其难的进行集中整合,也许问题会更多、更大。所以,大家都要站在国家的高度,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国家利益,有了这个理念,有了这个大局,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另一方面,矿石价格依然坚挺,国外供货商追求暴利的欲望越来越强盛。供货商们也在精心分析中国的钢铁企业,他们料定中国的钢铁企业尤其是大型钢铁企业不会轻易限产、减产,甚至是亏了也不会限产、减产,对矿石的刚性需求明摆着。价高有人买,为什么要降价?即便在某一时期受制于多方因素,实现阶段性降价,但是对于操纵着大部分海运市场的三大矿山而言,依然能通过提升运费的方式间接提价,近期一篇名为《铁矿石海运费暴涨,三大矿山操纵市场捞议价筹码》的文章,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钢铁企业购买铁矿石的花费主要是矿石价格和运费,而这两个命脉目前都被海外矿石巨头以绝对优势控制。目前中国钢铁企业要突破困境,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更积极的努力。

中国钢铁企业网:钢铁行业若要走出当前困境,实现利润的提升,您认为最迫切的是采取何种措施?

陈代富:为了争取一个合理的利润空间,要靠钢铁行业的团结自律,主动限产、减产。产量减少了,需求没有变,钢铁行业的微利时代应该是可以延续的。只有限产、减产到了位,钢铁行业的发展进入了有序的轨道,国际矿石的话语权才有可能到我们的手中。就拿产能过剩来说,如果某个品种每年需要进口一百万吨,大家看到国内市场存在这个机会便一哄而上,在极短的时间内,产品规模就达到了几百万吨,但是市场需求是有限的,这就必然会造成很大数量的产品滞销。卖都卖不出去,还谈什么利润?所以,行业的团结和自律非常重要,恶性竞争的唯一结果就是普遍受伤害。在目前情况下,过剩的产能导致很多问题,那么就需要全行业减产,将过剩的这部分产能化解掉,就为根治行业症结扫除了最大的障碍。我想首先还是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走节能减排这样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钢铁企业网:钢铁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政府一直给予高度关注,您认为是否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来解脱钢铁行业困局?#p#分页标题#e#

陈代富:面临严峻形势,钢铁行业只能靠自己,不应该企求政府再出台保护钢铁行业的政策。

其实长期以来,国家给予钢铁行业非常多的扶助政策,甚至可以说钢铁行业长期在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之下发展。但是我们钢铁行业也要自强,要敢于“断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才能真正走向全行业发展壮大,由钢铁大国转型为钢铁强国。目前,钢铁行业又面临新一轮困境,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要拼命挣扎。应该全力做到不给社会添麻烦,不给国家添麻烦。如果我们的每一个人都不去想为国家奉献什么,而只想向国家索取什么,这样一种现象一旦形成风气,过于依赖国家政策扶持就很危险,我们的民族也就很危险。还是应该讲奉献,还是应该讲精神。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讲,还是应该多讲一讲为我们这个民族、为我们国家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的民族才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民族,才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

如果将工作责任感上升到民族自尊的高度,我们就会更加注重自我能动性的提升,我们的自强意识、奉献精神就会双方面得到提升。钢铁行业走到今天,不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不是宏观经济政策所致,还是我们自身的发展出了问题。既然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勇敢面对,更应该敢于担当,不断完善。目前,自动限产、减产,争取合理的利润空间,就是一种自我完善!

中国钢铁企业网:面对利润大幅降低,钢铁企业普遍亏损的局面,钢铁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心态平稳过冬?

陈代富:节约是立身之本,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问题,一直是钢铁企业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已经是微利时代的钢铁行业更是这样。我们只有厉行节约、艰苦创业,狠抓内部管理,全力降低成本,才能争取生存空间!钢铁企业的潜力很大,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也正是我们的潜能所在。首先要把浪费这个事情解决好,比如我们的能耗比较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比较低等,把我们现在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把我们现在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不等不靠不要,深挖自身潜能,善于用内部策略化解外部压力,是平稳度过艰苦阶段最行之有效的一条道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充分激发员工为生存而奋斗、而工作的热情。无论在何种困境之下,员工充分认识到奋斗的最终落点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工作,他们就能更加体会到工作的尊严和价值,那么企业也一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一定能度过难关迎来新的明天!

采访手记

困局中更需要行业领袖的力量

——简评钢铁行业“革命家”陈代富

完成陈代富的访谈文章,其坚定如磐的心态,激情昂扬的斗志,对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恪守,不仅充分显示出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更体现出一位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英勇品质!他直面困难,言谈举止间蕴含着“敢拼敢干,敢打硬仗”的气概,让记者霎然想起郭沫若那首《满江红》中的句子: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人六亿,加强团结,坚持原则。

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

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 ”

眼下钢铁行业的困局,不正需要这种“天塌下来擎得起”,全行业“加强团结,坚持原则”的精神吗?困局之中,更需要领袖的力量,榜样的作用。乱局之中,更需要有人振臂一呼,以强大的感召力给行业一个精神指引。这种精神指引虽然不能给出每个人一个具体的行为指导,但是其就像血液一样重要,缺了它,就会陷入心灰意冷的死胡同,心一凉万事皆空!敢讲真话,敢负责任,是热情奔放的陈代富引人注目的闪光点,决定了他在困局之中领袖的榜样价值,赋予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历史新时期的独特人格魅力!

当年,毛泽东主席看到郭沫若的《满江红》后,对其中蕴含的昂扬斗志大加赞同,写了一首《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其中有言: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目前的钢铁行业,也已经到了只争朝夕的时候,虽然破冰之路艰难,但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团结自律”等应该立即提上日程。全行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激发内部潜力顶起外部压力。继承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昂扬斗志,充分发扬奉献精神,使永不过时的共产党优良传统,在新时期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绽放出与时俱进的光彩!

严峻现实面前,像陈代富一样的行业领袖们都需要身先士卒,以革命家的雄浑魄力、吃苦精神、担当意识、高远眼光来领导钢铁行业,中国钢铁全行业风貌就将发生根本的改变,中国钢铁行业的士气就会更高昂,中国钢铁行业未来的道路就会更宽广!

行业领袖的力量,将感召着我们奋勇前行!

前途漫漫何所惧,万众齐心换新天。“有一种精神永不过时,那就是艰苦奋斗!”面对严峻形势,但愿陈代富这句话引起全体钢铁行业同仁的深思,同心协力再创中国钢铁产业新局面!(责编:赵飞)#p#分页标题#e#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艰苦奋斗谋完善,涅火重生求发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1021/1580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