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武连镇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作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之一,抢抓机遇,强化服务,严格标准,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截至目前,东垭生猪小区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户10户,建成标准化圈舍1200余平方米,配套沼气200立方米,增养外二杂母猪50头,年可出栏1000头,户均可增收3万元。
抓机遇。充分利用县人大 挂、包、帮 挂联东垭村的有利时机,结合该村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群众养殖基础,精心编制实施方案,积极争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农能沼气等项目倾斜,为高标准建设小区奠定了基础。
抓动员。为确保小区尽快开工建设,该镇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小区建设组织领导机构,深入村组农户,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明晰扶持政策,按农户申请、村委审核、镇畜牧兽医站实地核查、政府审批的程序,最终确定10户养殖水平较高、发展意愿较强的农户作为小区项目实施户。
抓质量。为确保小区建设质量和进度,该镇坚持 一盘棋 对小区建设进行统筹安排。一是比选确定了统一的专业施工队伍、材料供应商,避免了过去由农户自主建设而造成的建设标准参差不齐、工期长、质量差和成本高的弊端。二是严格全程监控,镇领导小组派专人进驻施工现场,催进度、抓质量、保安全。镇分管领导不定期到场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抓标准。一是统一圈舍标准,借鉴《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猪舍建设方案》图纸,按照户均建圈120平方米,配套建设沼气池。二是统一饲养品种,按自繁自养模式,每户饲养外二杂母猪5头。三是开展标准化养殖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按 边建边学 和 先学后养 的原则,开办标准化养殖培训班3期,培训40余人次,发放标准化养殖技术资料200余份。四是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邀请县畜牧食品局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组织基层站技术人员服务进小区,开展技术承包,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确保先进实用技术传授到养殖户,市场信息及时传递到养殖户。
抓环保。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处理好小区建设、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是在选址规划上,按相对集中、适度分散的原则,远离水源保护地、交通主干道和居民聚居区建设,保持合理的间距。二是统一蓝瓦面、白外墙的外观风貌,做到与民居和环境协调统一。三是注重土地粪污消纳能力积极争取农能项目配套建设沼气池,引导养殖户走 猪 沼 果(粮) 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