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各地发展节水农业新亮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7  浏览次数:8800
内容摘要: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水资源较为匮乏的省份。近年来,吉林省形成了东部地区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中部地区以建立土壤水库、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为主,西部地区以补水补灌为主的三大板块节水农业技术模式。

  北京农业节水技术普及率高

  近年来,在北京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战略的指引下,一批融合观光、休闲、科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在京郊大地相继建成。这些农业示范园区同时也是各种节水技术的集中展示地。在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展示基地,到处都有节水技术应用的身影:以滴灌、膜面集雨高效利用为代表的工程节水技术;以微灌施肥、有机培肥保墒、应用滴灌专用肥等为代表的农艺节水技术;以测墒灌溉、测土配方施肥为代表的管理节水技术等随处可见。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通过采用农艺节水、工程节水和管理节水相结合的综合节水措施,农业用水总量由2005年的13.2亿立方米降至2010 年的11.6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比重由38.3%降至2010年的32.5%,实现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双赢。2011年,北京市将农业节水目标定为:建立高标准节水示范基地210个共计4.3万亩,示范基地亩均节水20%以上;节水技术覆盖率达80%,培训农民1.1万人次,实现总节水3500万立方米。

  河南:积极探索节水农业新模式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河南省通过对一系列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实施,针对全省不同区域,因地制宜,逐渐探索、总结出适合当地的成熟的农业节水技术模式。

  集雨补灌节水技术。这是利用自然和人工营造的集流面把降水径流收集到特定的场所,如蓄水窖(井)等,通过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降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高效利用。据统计,近几年河南省主要农作物每年应用集雨补灌技术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0.37%。

  地面节水灌溉技术。目前生产商应用的地面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管灌、喷灌、畦灌、沟灌、滴灌、间歇灌、膜上灌等。其中,管灌可以将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喷灌可以将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到80%。

  内蒙古:多种模式发展节水农业

  在内蒙古,如果没有滴灌实施,马铃薯的产量普遍在1000斤以下,有的甚至只能保住成本。如果发展滴灌,马铃薯产量普遍都在5000斤以上,平均下来,采取节水措施以后,增产都在40%至50%以上。同时,有专家测算指出,按照目前内蒙古发展滴灌的模式,一亩地需要投入1200元至1600元,但是效益很高。亩投入1200元的一般可以用2至3年,亩投入1600元的可以用10年。按亩投入1600元来计算,平均下来一年是160元,种马铃薯能够带来上千元的增收,如果种玉米,也能带来500元至600元的增收。

  从2008年起,固阳县开始将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运用于农牧业生产,并把发展马铃薯作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同时探索出了村民联户种植和大户集约种植滴灌马铃薯的新模式,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园区,采用了全自动滴灌、移动式滴灌、太阳能滴灌、便携式滴灌等多种形式,推广水肥一体化节水农业新技术,初步闯出了一条多模式发展节水农业的新路子。

  吉林:节水灌溉面积持续增长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水资源较为匮乏的省份。近年来,吉林省形成了东部地区以防止水土流失为主,中部地区以建立土壤水库、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为主,西部地区以补水补灌为主的三大板块节水农业技术模式。

  近几年,吉林省平均每年推广农田节水技术6000万亩次以上。全省旱田节水灌溉能力达到890万亩,完成水田干支渠防渗衬砌866公里,灌区渠道整治208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279万亩。节水农业的发展,为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亿斤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干旱年景可节约农业灌溉用水近7亿立方米,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0%。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吉林省又制定了“5年发展1000万亩节水农业”的目标。为此,吉林省将大力发展节水技术和节水产品,应用国际上先进的滴灌、渗灌、微喷灌等技术,使粮食增产、让农民增收。

  广西:节水农业技术助农增收

  据统计,2010年广西农业节水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317.9万亩,经济作物每亩增收48元至278元;按亩平均增48元计,农民实现增收6.32亿元。

  从2007年开始,广西就下大力气推行节水,并将示范项目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至今已设有节水技术示范点87个,仅2010年就推广 1317.9万亩,涉及各类水果、蔬菜、茶叶等13个品种。此外,全区喷灌、微喷灌、滴灌(含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73万亩。与传统的灌溉相比,节水50%至70%,节肥20%至50%,增产5.1%至41.8%。

  今年,广西将采取建设墒情监测网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抓好基础性工作等三大举措,计划推广节水农业技术面积1400万亩。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各地发展节水农业新亮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27/435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