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畜牧养殖 » 正文

雏鸭饲养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26  浏览次数:8757
内容摘要: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饲料。其次,育雏室、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饲养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注意事项

  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其次,育雏室、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都能吃到和。再次,育雏室、用具等要用2%烧碱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熏蒸消毒。
  
  2.必须先后开食
  
  出壳后没有饥饿感,在出壳后24小时后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开始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若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开食过早,容易损伤消化器官,影响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开食的最好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
  
  要先再开食。在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胃,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吸收剩余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若在中加入1‰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作用。
  
  3.把握饲喂方法与次数
  
  的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时,每次不宜过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得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过少,使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的生长发育。

  14日龄内的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间隔时间超过4小时,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活动。
  
  4.切实搞好保温
  
  温度是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宜,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1~3日龄34~32℃,4~6日龄30~28℃,7~10日龄26~24℃,11~13日龄22~20℃。温度逐渐降低,每天温度变化不超过2℃。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的行为表现为准,尽量满足对最佳温度要求的反应。如在温度过低时,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量增加;温度正常时,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排泄正常。
  
  5.密度和分群
  
  的密度要适宜,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网上育雏时较合理的密度是:1~7日龄25~30只/平方米,8~14日龄15~25只/平方米,15~21日龄10~15只/平方米,22~28日龄8~10只/平方米。地面育雏密度应降低一倍。同时,注意冬季密度大些,夏季密度可小些。
 
  分群:按每群200~300只进行分群,同时对小鸭、弱鸭、病鸭挑出来单独精心管理。
 
  6.保证通风换气
 
新陈代谢旺盛,鸭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就会危害健康,严重时会造成氨中毒而大批死亡。因此,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雏鸭饲养注意事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26/410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雏鸭 饲养 饲料 饮水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