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国内动态 » 正文

江苏常州夏熟作物长势喜人 丰产在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5-13  浏览次数:81104
内容摘要:江苏常州夏熟作物长势喜人丰产在望

  10日-11日,常州市农委组织辖市区分管局长、作栽站长及参加市级百亩丰产方竞赛活动的乡镇代表观摩了6个夏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方,并召开座谈会议,分析当前夏熟生产形势,增强夺取夏熟作物丰产丰收的信心和决心,部署夏收夏种有关工作。市农委总农艺师庄细跃参加观摩并在座谈会上讲话。座谈会由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赖清云主持。

  10日上午,与会人员来到新北区西夏墅镇水塔口村小麦百亩丰产方,此时的小麦正处于灌浆结实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田间麦穗簇拥,随风摇摆,穗型饱满,植株长相清秀,据西夏墅镇农服中心负责同志介绍,目前来看,全镇小麦普遍表现穗数充足、穗型大的结构特点,丰产几成定局。

  在武进区前黄镇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的小麦丰产方内看到,200亩连片种植的扬麦13品种长势整齐划一,田间沟系完备,杂草匿迹,风吹过麦浪滚滚。技术人员介绍,为确保丰产方种出水平并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秋播时就高度重视适期播种工作,切实提高出苗质量,生长中期特别注重做好肥、水、药等关键技术的落实到位,后期将一如既往的加强科学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提升灌浆速率,增加粒重,力争实现单产500公斤的攻关目标。

  在金坛市指前镇建春村由该市农林局流转的200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小麦超高产群体质量调控技术攻关研究、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小麦品种品比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田里的麦苗健壮生长。据悉,园区内小麦全部采用精量半精量高产栽培播种技术,播期严格控制在11月5日-10日内,机械旋耕灭茬匀播、高效肥料运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栽培及其配套技术在园区内得到广泛应用,据初步测定,园区内小麦理论单产突破500公斤。

  在溧阳市溧城镇的农业部油菜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内,油菜植株长势高大,单株分枝多,角果正在膨大。据了解,该万亩片主要种植油菜新品种宁油18,重点推广稻茬油菜垄栽覆草栽培技术,经初步测产,该示范片理论亩产达到了280公斤,实产有望超过220公斤。

  座谈会上,各辖市、区首先汇报了各地今年夏熟生产的总体形势,分析了不同阶段气象因素对夏熟作物生长的影响,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和具体部署。市农技推广中心赖清云在会上布置了近阶段的三项主要工作,一是要按时做好夏熟作物的测产和总结工作,包括农业部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测产、市级百亩丰产方验收和完成省农委要求的万亩片交叉测产工作。二是要提早准备部、省水稻高产增效创建工作,包括部省水稻万亩示范片、市级水稻百亩丰产方的申报和机插稻商品化集中育供秧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工作。三是要高度重视防灾抗灾应变工作,重点是要高度重视夏熟作物的风、旱、渍害防御和水稻育秧的水源质量监测及水污染防控工作。

  委总农艺师庄细跃在讲话中表示,通过观摩,对全市夏熟生产形势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会议收到了良好效果,参会人员得到了启发。他指出,在今年秋播长期干旱、冬季极端低温和春季蚜虫大爆发等不利生产条件多发影响的背景下,目前夏熟生产能取得现在利好的形势十分不容易。目前来看,整个夏熟生产形势可以用“长势平衡形势好”来概括,各辖市区的丰产架子皆已搭好,不同地区、不同田块之间的长势长相十分平衡,各地有关夏熟生产的亮点突出,高产田块层出不穷,夏熟作物丰产在望,麦油种植效益也有望得到大幅度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庄总认为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播种基础夯的实;二是关键措施到位好;三是组织引导力度大;四是政策措施调动强。他同时提醒,虽形势看好,但夏熟夺取丰收仍有变数,各地要高度警惕、有效防范旱情发展,同时对可能出现“久旱必有久雨”的渍害隐患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切实提高抗灾应变能力。庄总最后强调,当前,还是要集中所有精力,一抓到底保丰收,要充分利用收获前的20多天时间,一是立足应变强化管理,要切实抓好叶面肥药混喷、蚜虫防控和灰飞虱查报工作;二是超前预案谋抢收,要积极配合农机部门做好夏熟抢收的宣传、引导、组织和推进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机械优势,力促夏粮丰产又丰收;三是积累经验求提高,要善于总结、及时总结,充分挖掘今年创高产的新举措、落实惠农政策的新思路和试验研究的新突破等一系列创新机制,注重宣传夏熟增产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好典型,大力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常州市夏熟作物的生产水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江苏常州夏熟作物长势喜人 丰产在望”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513/327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夏熟 夏熟作物 小麦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