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乡村书院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必不可少的三件“法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1  浏览次数:82818
内容摘要:对家长和考生关心的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手册》主编和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将于3月12日(周六)在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举办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暨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公益讲座上,面向学生和家长进行讲述和答疑。据悉,

对家长和考生关心的高考志愿填报问题,《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手册》主编和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执行校长将于3月12日(周六)在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举办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暨高考志愿填报策略公益讲座上,面向学生和家长进行讲述和答疑。据悉,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手册》2011年版已于3月5日全新上市,本书已连续出版7年。 

  填报高考志愿的三本工具书 

  第一本书是《2011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简称《专业目录》,书内公布了2011年在沪招生的所有高校和专业以及每个专业招生人数; 

  第二本书是《2008-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简称《录取人数及考分》,这本书汇总了近三年在沪招生的各高校、各专业的计划数、录取数和最低录取分; 

  第三本书是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手册》(2011年版)简称《填报手册》,书内提供自测定位方法、各本科高校近5年的录取分数和办学综合实力、外地高校接受加分的院校等。 

  三本工具书的使用方法:首先根据《填报手册》给自己定位并初选几所学校。再看《专业目录》,初选的这些学校2011年在上海是否招生,计划数多少,有哪些专业。然后通过《录取人数及考分》了解所选专业的录取分。最后,在网上仔细阅读所选高校的招生简章或充分了解这几所高校的招生规则,经确认后填写志愿表。 

  上海高校专业录取的三种规则 

  从2010年上海各校的招生简章来看,高校专业的录取通常有三种规则: 

  第一种是“专业志愿优先规则”。 

  即高校将进档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2010年采用该规则的上海高校有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海洋大学等30所院校。 

  第二种是“高考分数优先规则”。 

  高校将进档考生按高考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根据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依次录取,与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相同。如2010年上海采用分数优先规则的高校有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22所院校。 

  第三种是“专业志愿顺序级差规则”。 

  高校将进档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级差分录取专业,各高校招生简章都公布了本校的级差分。 如2010年复旦大学是1分、1分、1分、0分、0分,去年上海院校采用该规则的只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6所院校。 

  具体什么学校采取什么录取规则,在《2011高考志愿填报手册》中详细列出。 

  外地加分院校汇总 

  上海考生报考外地高校可享受加分投档和降分录取政策优惠。上海线下考生报考线上生源不足的外地高校,在征得学校同意后最多可加20分按学校计划数1:1.05的比例投档,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 2010年在沪招生的外地高校共有632所,并不是所有的外地院校接受上海的加分投档。 

  在《2011年高考志愿填报手册》中,对外地加分的院校一网打尽,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可根据各高校的录取情况用足20分的加分优惠政策。 

  高考立交桥,职业发展的第一步 

  高三学生,面对未来发展,有留学、高考、报读中外合作院校等多种选择,不管哪种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是重要的参考依据。而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成就什么样的人生。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极需具有现代意识、国际化视野和掌握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的国际化人才。如何成就国际化人才?由中英十所公立大学共同创办的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开拓者,一直致力于培养国际先进的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与未来发展空间。3月12日中英国际学院举办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发展讲座,将特别邀请到已获世界名企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录用的优秀毕业生,与大家共同分享他的成长体会与成功经验。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高考志愿填报必不可少的三件“法宝””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311/68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参与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