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展览资讯 » 正文

[3月30-31日]2011中国(河南)农业机械交易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9  浏览次数:81917
内容摘要:会展开始时间: 2011年03月30日 会展结束时间: 2011年03月31日 会展周期: 每年一届 场馆: 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 组织机构: 中国农业技术协会农业机械分会北京天创金桥展览有限公司 展会简介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和农机

会展开始时间:2011年03月30日

会展结束时间:2011年03月31日

会展周期:

场馆: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    

组织机构:中国农业技术协会农业机械分会北京天创金桥展览有限公司
展会简介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机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农机市场购销呈现两旺的好势头,09年一定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356亿元。
  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及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列全国第一,在农业装备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创汇农业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特别是省会郑州,在全市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喜局面。为深入贯彻国务院22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展示了近年来农机科研生产的最新成果,加强国内外农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服务于农业大众,为国内外农机行业搭建一个交流、交易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使农民直接了解企业的产品,由中国农业技术协会农业机械分会及北京天创金桥展览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的“2011中国(河南)农业机械交易会”将于2011年3月30-31日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召开。
  本届交易会的召开,旨在为农机及其相关行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的技术及优质产品交流平台,将有力地促进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展示农机行业企业形象、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届交易会商机无限,市场潜力巨大,诚邀您加盟本届交易会,共创市场,共展鸿图。
时间安排:
  报到布展:2011年3月28日—29日上午8:30—17:30
  开幕式: 2011年3月30日上午9:38
  展览时间:2011年3月30日—31日上午9:00-下午16:30
  撤展时间:2011年3月31日下午14:30
交易会优势
 A、地理优势造就成功郑州市地处中国中部,腹地广阔,辐射面广,是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技术、信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
 B、市场优势行业关注河南及中部六省是中国农机行业最大的产业交易市场,本届交易会得到中部六省相关职能部门、农机局、农机工业协会、学会的大力支持,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C、精心打造交易平台组织单位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策划,处处着眼于商家利益,注重实效,谨思慎行,全力为商家造就一个展示形象、开拓市场、销售产品的平台,以”展研结合”的组织形式,努力打造中国农机行业的会展品牌,逐步培育和建立一个集成果展示、产品交易、信息交流、招商引资、内外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商业性、国际性、规范性的农机交易平台.
 D、全面推广宣传到位组委会将在全国各农机会上宣传推广本届交易会,并在国内各大农机行业专业杂志、报刊、网站刊登广告,发布信息和专题报道,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交易会知名度,会前和会期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河南电视台、大河报、郑州晚报等大众媒体上做好宣传报道。
 E、高峰论坛展研互动交易会同期组织“2011河南省农机新技术、新产品推介活动”,届时将邀请资深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等专业人士与会,就学术热点问题及产业化发展问题发表主题演讲与研讨,与展览、展销呼应,形成最直接、最有效的贸易、技术和信息的全面交流与互动,把中部农机交易会办成中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品牌会。
参展范围
 1、农业种植机械: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耕整种植机械、植物保护机械、收获机械、场上作业机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各种农机配附件等。
 2、新型节水灌溉设备:高效喷灌和滴灌成套设备、防沙治沙灌溉设备、井灌区群井环网远程自检测控制系统、节水灌溉装备关键部件和自控系统、微喷灌设备、灌排工程装备、各种农用泵、仪器仪表、节水农业技术及农田水利工程机械等。#p#分页标题#e#
 3、农业设施设备:蔬菜、园林与塑料大棚机械、温室设备及材料、育苗设备,内燃机及发电机组。
 4、畜牧机械:草原建设机械、青饲料机械和捆绑机械、饲料(草)加工机械和设备、畜禽舍建设和监控设备、孵化设备及禽蛋分选收集设备、动物废弃物处理设备。
 5、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粮食机械、烘干机械、米加工成套设备,面粉、薯类淀粉、食品、油料、棉花、茶叶加工机械,肉蛋奶类加工设备,果蔬、食用菌清洗深加工机械,副食品及烟草加工机械,畜禽屠宰及加工机械,保鲜冷藏及运输贮藏设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仪器,包装储藏保鲜设备,种子加工设备、粮油加工处理设备及棉麻加工机械等。
 6、特色农业机械:特色蔬菜生产机械、茶叶生产机械、优质油菜生产机械、食用菌生产机械、牧草机械、渔业机械、水产养殖机械,各种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船用挂机等。
 7、园林机械:割草机,挖穴机,修剪搬运机械,防治保养机械,收获机械,温控及二氧化碳调节设备,林业机械、原木加工机械等。
 8、农业运输机械:轻型卡车、皮卡、农用运输车、变形拖拉机、农用航空飞机及设备。
 9、农业适用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翻斗车,河道清淤机械,滩涂开发机械,水利机械。水力机械、工程机械、机床设备及各类农机配件。
 10、农业信息化系列:各类农业管理软件(系统)、系列丛书、专业杂志、报刊、网站、农机科研成果。
宣传推广及目标客户
 1、在国内各大农业专业杂志、报刊、网站刊登广告,发布信息和专题报道,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交易会知名度。会前和会期在中央电视台、河南卫视、大河报等大众媒体上做好宣传报道。
 2、印刷20万张参观请柬、门票,力邀全国各省(区、市)农机管理局(办)的领导、部分主要农业县市区分管农业(农机)以及农机局和农机鉴定推广部门的领导、全国的农机经销商、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科研机构和院校等行业相关主管领导和买家到会参观、采购交流、交易。
 3、通过10万的专业观众数据库分批次、分时段的进行短信群发、传真群发及邮件群发,直击目标观众群体;组委会实行观众外包制,运用呼叫中心,更加全面快速的进行专业观众分类邀请,实现专业观众科学化。
 4、组委会可针对不同参展商要求,组织专业客户到会洽谈合作。
 5、大会期间,组织单位将邀请资深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等专业人士与会,组织多场技术交流会及研讨会,就学术热点问题及产业化发展问题发表主题演讲及讨论,与展览、展销呼应,形成最直接、最有效的贸易、技术和信息的全面交流与互动,把本届交易会办成中国农业机械领域的品牌会。
展位及广告收费
 1、特装展位(起租:36㎡),¥500元/㎡;室外空地(起租:30㎡),¥230元/㎡。
 2、国际标准展位3M×3M,¥3800元/个(包括:场地费、三面展板、门楣光管、电源插座、一桌两椅、清洁费、保安费、代表证等),指定展位、角展位加收10%费用。
 3、会刊:会刊为大16K本,彩色精印,图文并茂,印量5万份,主要派送给农机系统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校、各专业经销商、参观商、种殖户:
 封面:10000元封底:8000元扉页封二/三:6000元彩页:3000元黑白页:1000元
 4、其它广告项目:代表证广告¥3000元
 参观券:背面广告¥3000元/1万张商务请柬背面广告:¥5000元/1万张
 气球:含条幅广告¥2600元/个彩虹门:代制作广告内容¥3000元/个
 5、专业研讨/技术交流会/新产品发布会:每场收费3000元/1小时,组织单位提供场地、灯具、音响、投影机、桌椅等配套设施及用品,并协助主讲企业组织听众。
赞助单位条例(详细资料请致电组委会)
  为充分达到全面宣传与企业互动效果,本届交易会拟诚招冠名单位一家,赞助单位(支持单位)三家赞助
敬请垂询:
  2011中国河南农业机械交易会秘书处
  地址:郑州市政七街11号汇东大厦301室
  联系人:刘义#p#分页标题#e#
  邮箱:
liuyiqtse520@163.com
  电话:0371-67260089
  传真:0371-67260110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3月30-31日]2011中国(河南)农业机械交易会”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309/63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