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村委会 » 家电下乡 » 下乡品牌 » 正文

国产LED电视全线“亲民” 市场迎降价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07  浏览次数:81740
内容摘要:不久前,业内有消息证实,《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在年底实施,本报曾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两周过去,市场因此迎来了一轮降价潮,而采用最新的节能技术的国产LED电视也加入降价行列,最高竟达2000元,这主要是各大品牌想借此契机普及产品,

    不久前,业内有消息证实,《平板电视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在年底实施,本报曾在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两周过去,市场因此迎来了一轮降价潮,而采用最新的节能技术的国产LED电视也加入降价行列,最高竟达2000元,这主要是各大品牌想借此契机普及产品,从新鲜产品到价格达到普及,LED只花费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大尺寸产品降价幅度更大

  今年初,某业内人士曾向南都记者透露,37英寸LED液晶彩电价格分水岭在5000元,一旦跌破5000元,就意味着LED彩电神秘不再,将步入家电价格大战的俗套之中。这位业内人士“一语成谶”,在平板电视新国标即将实施的消息出台后,LED液晶彩电价格开始下跌,国产品牌全线降价,幅度从300元至2000元不等,外资品牌的产品价格基本“按兵不动”。

  记者日前走访几大卖场看到,某品牌37英寸LED液晶彩电的价格从之前的5699元跌至4999元的价格,一举突破5000元的价格分水岭。而32英寸、26英寸LED液晶也纷纷跳水,价格跌破4000元,创维26LED10的价格仅为3760元,一款海信的32英寸LED彩电价格仅为3990元,大尺寸液晶的价格降得更厉害,一款42英寸LED液晶彩电由原来的7990元降至目前的5990元,降价幅度达到2000元。而卖场的销售人员更是介绍说,这个价格还有得谈,若遇到卖场优惠活动还会有一定幅度的优惠。这一轮降价潮让LED彩电这种新产品摘下神秘面纱。

  “LED彩电降价成大势所趋”

  创维电视办事处负责人陈金福曾告诉记者,由于LED产品采用最新的节能技术,几乎不会出现不符合新国标的产品。那么,为何LED产品此次会加入降价行列呢?据创维、海信等品牌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他们之前一直在酝酿LED产品的普及,此次就是想借这个能效新国标12月实施的契机做产品的普及。

  陈金福还表示,就目前来看,虽然LED产品才出现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LED液晶的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技术成熟了,厂家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会开始下功夫,这也导致了LED产品价格有大幅度的下降,加上液晶电视国标的出台,液晶电视纷纷清仓,LED彩电降价也是大势所趋。

  市场预测

  LED彩电市场份额年底或超50%

  据中怡康数据统计,今年1至5月份我国液晶电视市场销售量为702.5万台,同比增长41.89%,与此同时,LED彩电的市场销售份额达到19.7%,接近两成。而创维集团办事处负责人陈金福在与记者沟通时透露,由于经济基础好,对LED彩电的接受能力更强,保守估计,LED彩电的销售份额已经超过30%,预计到今年年底能够达到50%以上。

  这个销售数据也被家电卖场销售人员所认可,一位苏宁家电彩电销售员介绍说,前来购买液晶彩电的消费者都要将LED和LCD做一番比较,资金预算较为充裕的消费者往往会选择LED,也看得出消费者已经完全接受了这种新鲜的产品,平均卖出5台液晶大概能有两台是LED的。

  国美电器的海信彩电技术员介绍,LED属于背光源主动发光,在色彩、刷新率、明暗对比等方面均比传统的LCD液晶有明显的优势,价格降下来,普及到家家户户就理所当然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国产LED电视全线“亲民” 市场迎降价潮”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news/20110307/31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