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东魁杨梅管理技术要点,东魁杨梅的产地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5:37  浏览次数:1276
内容摘要:1、遮荫覆盖: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烈时,需覆盖遮荫网或树枝。2、整形修剪:定植后要适当短截,选择3-4个生长健壮、方位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为主枝,主枝间距为15-20厘米,枝条过长时要进行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过旺的分枝要疏剪。3、改土培肥:主施有机肥,辅施钾肥,适当中耕深翻,树冠增大后要逐年扩穴深翻,并施入厩肥培养地力。一、东魁杨梅管理技术要点1、遮荫覆盖7-9月份,当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烈时,应覆盖遮荫网或树枝,到了10月份再撤除。2、整形修剪(1)定植后,在主干高度为60-80厘米处短截,之后选择3-4个

东魁杨梅管理技术要点,东魁杨梅的产地在哪里

回答1、遮荫覆盖: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烈时,需覆盖遮荫网或树枝。2、整形修剪:定植后要适当短截,选择3-4个生长健壮、方位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为主枝,主枝间距为15-20厘米,枝条过长时要进行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过旺的分枝要疏剪。3、改土培肥:主施有机肥,辅施钾肥,适当中耕深翻,树冠增大后要逐年扩穴深翻,并施入厩肥培养地力。

一、东魁杨梅管理技术要点

1、遮荫覆盖

7-9月份,当气温较高、光照较强烈时,应覆盖遮荫网或树枝,到了10月份再撤除。

2、整形修剪

(1)定植后,在主干高度为60-80厘米处短截,之后选择3-4个生长健壮、方位分布均匀的枝条作为主枝,主枝的间距为15-20厘米,开张角度为45-60度。

(2)对过长枝进行摘心、断枝处理,并适当疏剪密集、细弱、过旺的分枝。

(3)进入结果期后要轻剪轻放,将枯枝、徒长枝、病虫枝、衰弱枝剪除,衰弱结果枝群可回缩更新。

3、改土培肥

(1)主施有机肥,辅施钾肥,控制磷肥的用量。

(2)注重改土,适当中耕深翻,将树冠周围的杂草、杂树清理干净。树冠增大后要逐年扩穴深翻,并施入厩肥和草木灰培养地力。

(3)定植前2年要在春梢、夏梢、秋梢萌发前各进行1次追肥工作,每棵植株每次可追施畜粪尿2公斤(或尿素0.1公斤)+钾肥0.2公斤,兑水浇施即可,尿素和钾肥要分开施用。

(4)对于已投产的结果树,每年需在采果后、春季萌芽前各追肥1次,有条件还可以在幼果期追施1次速效肥。根据丰产树的标准,每棵植株的全年施肥量为厩肥50公斤+草木灰30-40公斤+磷肥不超过0.3公斤。

(5)采果后也要施肥,此次的施肥量占全年的60%,春肥约占40%,这样有利于恢复树势,促进花芽分化。

4、防治病虫害

(1)褐斑病:春梢、夏梢萌发初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

(2)卷叶蛾:5-8月份,喷施50%杀螟松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4000倍液。

(3)避债虫、牡蛎蚧: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倍液。

二、东魁杨梅的产地在哪里

1、东魁杨梅的主产地为浙江省杭州市、诸暨市、台州市、丽水市、文成县、仙居县等地方。

2、东魁杨梅原产于浙江黄岩区江口街道东岙村,该品种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被栽植,1980年获得推广。

3、东魁杨梅的单果重可达到20-25克,果汁含量达到74%,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杨梅品种。上世纪70年代浙江农业大学的教授将其定名为“东魁”,取“东方之魁”之意。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东魁杨梅管理技术要点,东魁杨梅的产地在哪里”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526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杨梅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