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柑橘树黄叶用什么药治,附发病原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2:49  浏览次数:4425
内容摘要:1、虫害侵袭:柑橘采收后,将枯枝、病枝带出果园焚烧,减少果园内的越冬虫卵数量,并根据具体虫害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2、病害威胁:如果是炭疽病,可以选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进行保护;如果是黄龙病,关键点在于防治木虱,可选药剂有呋虫胺·臭氰菊酯、呋虫胺、噻虫胺、唑虫酰胺等。一、柑橘树黄叶用什么药治1、虫害侵袭(1)在柑橘采收后,将枯枝、病枝及时带出果园,进行焚烧处理,减少果园内的虫卵数量。同时根据具体虫害,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并在5月份左右使用

柑橘树黄叶用什么药治,附发病原因

回答1、虫害侵袭:柑橘采收后,将枯枝、病枝带出果园焚烧,减少果园内的越冬虫卵数量,并根据具体虫害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2、病害威胁:如果是炭疽病,可以选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药剂进行保护;如果是黄龙病,关键点在于防治木虱,可选药剂有呋虫胺·臭氰菊酯、呋虫胺、噻虫胺、唑虫酰胺等。

一、柑橘树黄叶用什么药治

1、虫害侵袭

(1)在柑橘采收后,将枯枝、病枝及时带出果园,进行焚烧处理,减少果园内的虫卵数量。同时根据具体虫害,选择合适的杀虫剂进行防治,并在5月份左右使用涂白剂涂抹树干。

(2)柑橘木虱:可以选用阿维菌素、高效氟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噻虫嗪、啶虫脒、吡虫啉、氟啶虫胺腈、纳米矿物油等药剂进行防治,一般在成虫始盛期前1-2天用药,7-10天后再次用药。

(3)柑橘天牛:6-8月份时检查树干,当发现有泡沫状物时,用小刀将其刮除,然后涂抹敌百虫5倍液或农万硫合剂,防止幼虫蛀入木质部。如果幼虫已经蛀入木质,使用棉花蘸取8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果乳油5-10倍液,塞入虫孔中。

(4)红蜘蛛:可以选用99%矿物油20-250倍液(高温季节禁用),2%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57%克螨特2000倍液进行防治。

(5)蚧壳虫:在低龄幼虫盛发期时,使用40%速扑杀乳油1000-1200倍液或48%乐斯本乳油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

2、病害威胁

(1)炭疽病:在春梢、夏少、秋梢嫩叶期分别喷药保护一次,药剂可以选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百菌清水剂200倍液等。如果已发现病斑,选用45%咪鲜胺水乳剂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治疗。

(2)黄龙病:防治黄龙病的关键点在于防治木虱,因此需要在冬季清园、春梢萌芽前、春梢、夏梢、秋梢、冬梢萌发等关键时期,集中防治柑橘木虱,可选择的药剂主要有呋虫胺·臭氰菊酯、呋虫胺、噻虫嗪高氯氟、噻虫胺、唑虫酰胺、螺虫乙酯等。

3、营养元素缺乏

多施加有机肥,并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注意及时施加微肥,补充铁、锰、铜、锌、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

二、柑橘树黄叶的发病原因

1、虫害原因

(1)木虱、柑橘天牛等害虫啃食树木韧皮部,导致营养输送导管中断,养分运输受阻,从而导致叶片缺少营养,黄叶。

(2)红蜘蛛、蚧壳虫等害虫直接危害柑橘叶片,导致柑橘叶片枯黄、脱落。

2、病害原因

炭疽病、黄龙病等病害的威胁,导致柑橘叶片发黄,甚至脱落。

3、养分原因

柑橘树在生长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缺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情况,但是有可能会出现缺乏铁、锰、铜、锌、硼等中微量营养元素的情况,从而导致柑橘树叶片发黄。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柑橘树黄叶用什么药治,附发病原因”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509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柑橘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