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白露农事安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5:17  浏览次数:653
内容摘要:1、经济作物农事:做好作物的播种、收获等工作,此时华北地区秋收作物开始成熟,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大豆,大江南北棉花开始分批采收,东北、西北地区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的秋种也将要开始。2、蔬菜农事:白露后的天气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要做好蔬菜壮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3、果树农事:白露各类果树主要进行修剪、施肥、采摘、病虫害防治等工作。4、畜牧农事:做好禽畜的贴秋膘、配种繁殖、预防接种等工作。一、经济作物农事1、白露时节不仅是收获的季节,还是播种的季节。华北地区秋收作物开始成熟,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高

白露农事安排

回答1、经济作物农事:做好作物的播种、收获等工作,此时华北地区秋收作物开始成熟,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大豆,大江南北棉花开始分批采收,东北、西北地区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的秋种也将要开始。2、蔬菜农事:白露后的天气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要做好蔬菜壮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3、果树农事:白露各类果树主要进行修剪、施肥、采摘、病虫害防治等工作。4、畜牧农事:做好禽畜的贴秋膘、配种繁殖、预防接种等工作。

一、经济作物农事

1、白露时节不仅是收获的季节,还是播种的季节。华北地区秋收作物开始成熟,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高粱、大豆,大江南北棉花开始分批采收。因此,此时要注意抢收农作物,并做好防雨工作。东北、西北地区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的秋种也将要开始,应抓紧做好送肥、耕地、防治低下害虫等农耕工作。

2、白露的气候特征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灾害。另外,还应抓紧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

二、蔬菜农事

1、白露后的天气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蔬菜进入了繁忙季节。这个时期要培育好壮苗,茄果类的蔬菜育苗最好在有地模覆盖的大棚内进行;绿叶蔬菜的种皮较厚,要进行种子的处理,并浸水催芽播种。苗床和生产用地要深翻晒白,精细做畦,播后要做好水分管理,以促进全苗壮苗。

2、白露时节还要做好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如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等,病害主要有花菜黑玉病、白菜白斑病等;茄果类等秧苗,主要防治猝倒病。

三、果树农事

白露时节,各类果树主要进行修剪、施肥、采摘、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不同的果树要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对待。

1、柑橘:遇旱及时灌溉,结合树盘覆盖减少裂果;抹除晚秋梢,对果多的弱树可喷洒叶面肥1-2次;做好红蜘蛛、黑刺粉虱、蚧类、炭疽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杨梅:继续抓好抗旱防台工作,视旱情浇水保墒;继续进行秋季修剪工作,剪除枯枝与自根部及主干上发生的无效萌叶;做好蚧壳虫、天牛等害虫的防治工作。

3、枇杷:以晾根、施花前肥为重点,以促进枇杷花芽充实、延长开花期、增强花果的防冻能力;做好第四代枇杷黄毛虫的防治。

4、桃:继续进行修剪工作;做好刺蛾、军配虫、天牛等害虫的防治工作;结合喷药,进行叶面施肥。

5、梨:以治虫保叶为重点,施好根外追肥,重施采后越冬基肥,加强军配虫等为害叶片的病虫防治工作;防止落叶太早而诱发二次开花,影响次年花量和产量。

6、樱桃:以施秋肥为中心,继续做好刺蛾、蓑蛾、桃小叶蝉、军配虫等害虫的防治。

四、畜牧农事

9月中旬后,天气由热转凉,畜牧生产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水牛:此时是水牛长膘和繁殖的黄金季节,要及时抓好秋膘,做好配种繁殖工作。

2、长毛兔:做好秋繁工作,使长毛兔达到全配满怀,注意采取保温的措施,以免错过最佳的繁殖季节。

3、生猪: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防止高热症为特征的传染疾病发生。

4、山羊:做好羊痘疫苗预防接种。

5、种鹅:此时休蛋期已接近尾声,应提高加强营养,保证下一产蛋期的营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白露农事安排”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466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农作物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