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莴笋怎样种植长得快和粗,附种植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44  浏览次数:1041
内容摘要:1、挑选合适的品种:结合季节选择合适的莴笋品种,例如春季可以选择早熟品种。2、合适的生长环境:应将莴笋种植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适温为15-20℃并提供长日照,同时确保生长环境干湿度适宜。3、施肥:应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定植后生长稳定时进行,每亩千斤的粪水可以冲30斤氮肥,第二次在莲座期进行,可以结合施浇粪水亩施50斤氮磷钾复合肥,第三次在茎开始膨大时进行,通常可以追施人畜粪水与氮钾肥。一、莴笋怎样种植长得快和粗1、挑选合适的品种(1)为了确保种植质量,一般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以及季节来选择合适的莴笋

莴笋怎样种植长得快和粗,附种植方法

回答1、挑选合适的品种:结合季节选择合适的莴笋品种,例如春季可以选择早熟品种。2、合适的生长环境:应将莴笋种植在通透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长适温为15-20℃并提供长日照,同时确保生长环境干湿度适宜。3、施肥:应进行3次追肥,第一次在定植后生长稳定时进行,每亩千斤的粪水可以冲30斤氮肥,第二次在莲座期进行,可以结合施浇粪水亩施50斤氮磷钾复合肥,第三次在茎开始膨大时进行,通常可以追施人畜粪水与氮钾肥。

一、莴笋怎样种植长得快和粗

1、挑选合适的品种

(1)为了确保种植质量,一般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以及季节来选择合适的莴笋品种。

(2)例如在若是在春季种植,一般可以选择早熟的品种,若是在夏秋种植,一般可以选择耐高温的品种,确保莴笋能够正常的生长。

2、合适的生长环境

(1)莴笋是一个喜欢冷凉的作物,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为15-20℃,温度一般不宜高于30℃或者低于5℃。

(2)可以给它提供长日照,同时因为莴笋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因此在种植时需要确保干湿适合,并将它种植在土质松软、通透性良好且保水保肥强的土壤中,不宜种植在结板且通透性差的土壤中。

3、施肥

(1)合理的进行施肥,一般能够保证莴笋长得又大又粗,在莴笋的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要施3次肥。

(2)在定植生长稳定后,进行第一次施肥,可以结合腐熟粪水一起施浇,一般每亩千斤的粪水可以冲30斤氮肥,而在莴笋莲座期进行第二次追肥,一般每亩可以施入50斤氮磷钾复合肥并与粪水一起施浇。第三次追肥则在莴笋茎开始膨大时进行,一般可以追施人畜粪水与氮肥、钾肥。

二、莴笋的种植方法

1、挑选地块

(1)在选择苗床时,一般可以选择地势高燥且排水良好的地块,而且还需要结合整地施入复合肥500kg/亩作为基肥。

(2)在选择定植地块时,应选择排水条件好的壤土,并结合深翻施入腐熟的有机肥4000-5000kg/亩,整平后再作畦。

2、处理种子以及播种

(1)首先用凉水浸泡1-2小时,用湿布包好后再放在井下离水面30cm的地方,每天淋水1-2次,3-4天便可以发芽,随后再播种。

(2)以种植秋莴笋为例,在播种前,需要先把苗床浇湿浇透,随后播种,播种后再浇盖1层腐熟的猪粪渣,并覆盖1层薄稻草。需注意,猪粪渣的浓度一般为3-4成。

3、播后管理以及定植

(1)在出苗前,将双层浮面覆盖在苗床土上,待出苗后,再盖银灰色的遮阳网,而且在早晚需要合理的浇水肥,确保床土的湿润并及时进行除草、间苗。

(2)待苗龄在25天时便可以定植,一般可以在阴天定植,株行距一般为25cm×(30-35)cm。

4、日常管理

(1)在定植后需要及时浇压蔸水,并覆盖遮阳网。

(2)在中耕的时候,需要做到少中耕、浅中耕,并勤浇淡粪,以此来保持土壤湿润。

(3)在植株封垄的前后,每亩可以施入腐熟人畜粪3000-4000kg,浓度一般为3-4成,施用的次数一般为2-3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莴笋怎样种植长得快和粗,附种植方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420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莴笋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