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生态有机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机茶和普通茶的区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5:32  浏览次数:628
内容摘要:1、环境选择:茶园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灌溉用水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应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清洁卫生。2、园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生物活性强,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在4.5-6.5之间,周围100m不宜建设厕所、粪坑。3、土壤管理:秋冬季施加基肥后,雨季来临之前,使用秸秆覆盖土壤,针对覆盖度高,无杂草,土壤肥沃地块,使用蚯蚓来改善土壤结构。一、生态有机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1、环境选择(1)茶园要求远离城市以及工业区。(2)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生态有机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机茶和普通茶的区别

回答1、环境选择:茶园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灌溉用水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应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清洁卫生。2、园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生物活性强,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在4.5-6.5之间,周围100m不宜建设厕所、粪坑。3、土壤管理:秋冬季施加基肥后,雨季来临之前,使用秸秆覆盖土壤,针对覆盖度高,无杂草,土壤肥沃地块,使用蚯蚓来改善土壤结构。

一、生态有机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

1、环境选择

(1)茶园要求远离城市以及工业区。

(2)空气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灌溉用水的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一类标准,土壤中的铜、铅、镉、砷、汞、铬等重金属含量要求低于国家有机茶加工技术规定标准。

(3)在生产、加工、贮藏茶叶时应确保环境清洁卫生,同时禁止使用化学药品。

2、园地选择

(1)种子以及种苗要求来自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不得选择基因工程获得的苗木进行栽培。

(2)有机茶茶园与与非有机农业生产用地要求有一定的隔离带,同时生态环境良好。

(3)土壤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生物活性强,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ph在4.5-6.5之间。

(4)在有机茶茶园周围100m以内不得建设厕所、粪坑、牲畜养殖场等。

3、土壤管理

(1)如果是1-3年生幼龄茶园,行间合理间作绿肥,改良土壤。

(2)在秋冬季施加基肥后以及雨季来临之前,使用秸秆覆盖土壤,减少水肥的流失,夏天保水防旱,冬天保温防冻。

(3)对于覆盖度高,没有杂草,土壤肥沃的地块,减少耕翻,使用蚯蚓等生物来改善土壤结构。

(4)禁止使用化学类除草剂、增效剂以及土壤改良剂。

4、施肥技术

(1)可以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并且没有被重金属、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有机肥、天然腐殖酸盐类、部分天然矿石以及有机液肥、菌肥、专用肥。

(2)禁止使用人工化学合成的化肥、复合肥,复混肥、生长素、多功能叶面营养液以及垃圾、废渣等。

(3)修剪后,将枝叶翻埋入土。

(4)基肥使用堆制腐熟的有机肥料(比如各类饼肥、绿肥、作物残体、泥炭、有机茶专用肥),追肥使用无害化处理后的禽畜粪便,人粪以及专用肥、生物有机液肥。

二、有机茶和普通茶的区别

有机茶和普通茶在外观上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产品质量认定方面区别较大。

1、有机茶质量审定不仅需要检测产品,同时还要检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

2、普通茶叶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但是有机茶在生产过程中,不能使用农用化学物以及人工合成制剂。

3、当顾客购买到有机茶后,如果发现茶叶质量不合格,可以通过有机茶产品的质量跟踪记录系统,追查到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而常规茶难以具备该条件。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生态有机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技术,有机茶和普通茶的区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419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茶叶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