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野生菌识别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5:11  浏览次数:1059
内容摘要:1、观外形:无毒野生菌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野生菌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2、闻气味:可食用野生菌有菌子固有的香味,无异味;有毒野生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3、看分泌物:无毒野生菌分泌物清亮如水;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4、看生长环境:可食用的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下,有毒的野生菌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一、观外形1、有毒野生菌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无毒野生菌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

野生菌识别

回答1、观外形:无毒野生菌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野生菌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2、闻气味:可食用野生菌有菌子固有的香味,无异味;有毒野生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3、看分泌物:无毒野生菌分泌物清亮如水;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4、看生长环境:可食用的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下,有毒的野生菌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一、观外形

1、有毒野生菌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无毒野生菌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野生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有紫、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菌伞上也会有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采摘后容易变色。

2、当然,以色彩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并不准确,譬如: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菌也是有毒的,如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和白色的致命鹅膏就为剧毒种类;而鸡油菌和红菇等一些颜色鲜艳的种类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野生菌识别

二、闻气味

一般有毒的野生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而可食用的野生菌则有菌子固有的香味,没有其他异味。

野生菌识别

三、看分泌物

将野生菌折断菌杆看其分泌物,有毒的野生菌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折断后在空气中会氧化变色;无毒的菌类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但要注意的是,可食用的菌类如见手青也是因其触碰后变青色而得名。

野生菌识别

四、看生长环境

可食用的野生菌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下,而有毒的野生菌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注意: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菌不要采食,无论是不是自身所熟识的野生菌,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菌与桉树的某些成分结合后均为毒菌。

野生菌识别

五、做变色试验

准备一些葱白,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还可以观察,如果是毒菌,那么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则会变成蓝色或褐色。

野生菌识别

六、做牛奶试验

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面上,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很大可能是毒菌,反之则无毒。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野生菌识别”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340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野生菌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