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51  浏览次数:3785
内容摘要:1、根据不同作物、农药有效稀释倍数来决定每亩地的用量,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幼苗期每亩施10-15毫升,兑水30-45升稀释。2、戊唑醇的稀释倍数根据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比例,常见剂型有75%水分散粒剂,30%、36%、42%、48%悬浮剂等。3、戊唑醇属于三唑类剂,该药剂的性能和三唑酮非常类似。一、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1、戊唑醇的使用剂量要根据作物、药剂有效稀释倍数决定,一般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幼苗期每亩可以施用10-15毫升,兑水30-45升进行稀释。喷药的时间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

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回答1、根据不同作物、农药有效稀释倍数来决定每亩地的用量,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幼苗期每亩施10-15毫升,兑水30-45升稀释。2、戊唑醇的稀释倍数根据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比例,常见剂型有75%水分散粒剂,30%、36%、42%、48%悬浮剂等。3、戊唑醇属于三唑类剂,该药剂的性能和三唑酮非常类似。

一、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

1、戊唑醇的使用剂量要根据作物、药剂有效稀释倍数决定,一般43%戊唑醇悬浮剂在小麦幼苗期每亩可以施用10-15毫升,兑水30-45升进行稀释。喷药的时间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一定要避开高温的天气。

2、戊唑醇的稀释倍数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稀释,常见剂型有75%水分散粒剂,30%、36%、42%、48%悬浮剂,2%干拌剂、2%湿拌剂、6%胶悬剂、25%水乳剂、43%悬浮剂等。在果树上使用时一般可以选择43%戊唑醇,这样能对炭疽病、斑点落叶病、黑星病等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

3、戊唑醇属于三唑类剂,该药剂的性能和三唑酮比较相似。由于它的内吸性比较强,所以它既可以用来处理种子,也能将依附在种子表层的病菌消灭。而且它还可以在农作物内体内进行传导,消灭体内的病原菌。

二、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戊唑醇的使用方法

(1)小麦散黑穗病

①小麦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100-150克(有效成分2-3克),或用6%立克秀悬浮剂30-45毫升(有效成分1.8-2.7克)进行拌种。

②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出芽有一定抑制作用,一般比正常不拌种晚发芽2-3天,最多延长3-5天,对后期产量没有影响。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600克(有效成分8-12克)进行拌种,充分拌匀后再进行播种。

(3)高粱丝黑穗病

①高粱播种前每100千克种子用2%立克秀干拌剂或湿拌剂商品量400-600克(有效成分8-12克)。

②也可以用6%立克秀悬浮剂商品量100-150克(有效成分6-9克)进行拌种,充分拌均后再播种。

2、戊唑醇的注意事项

(1)接触戊唑醇一定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操作的守则,穿好防护衣服,工作时不能吸烟和进食,工作结束后可以使用肥皂和清水洗脸、手和裸露部位。

(2)用戊唑醇处理过的种子不能给动物做饲料。

(3)戊唑醇必须要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和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4)如果有中毒的情况发生,一定要马上就医,该药没有特殊解毒剂,必须要对症治疗。

(5)茎叶喷雾时,如果在蔬菜幼苗期、果树幼果期使用一定要注意浓度,以免造成药害。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戊唑醇小麦一亩地用量,戊唑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247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小麦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