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中药材栽培有哪些标准化体系,哪些品种前景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5:19  浏览次数:1132
内容摘要:1、中药材名称标准化:中药基原复杂,以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情况较为多见,中药名称实现“一药一名”是避免中药材品种混乱的有效措施。2、确保药材质量:确保道地药材的质量,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道地药材进行地域研究,用现代技术分析中药成分,确保原料的优质与稳定。一、中药材栽培有哪些标准化体系1、中药材名称标准化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全国中药材存在混乱现象的品种不下200余种,中药基原复杂,以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和以假乱真较为多见。中药名称应实现“一药一名”,这是避免中药材品种混

中药材栽培有哪些标准化体系,哪些品种前景好

回答1、中药材名称标准化:中药基原复杂,以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情况较为多见,中药名称实现“一药一名”是避免中药材品种混乱的有效措施。2、确保药材质量:确保道地药材的质量,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道地药材进行地域研究,用现代技术分析中药成分,确保原料的优质与稳定。

一、中药材栽培有哪些标准化体系

1、中药材名称标准化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造成全国中药材存在混乱现象的品种不下200余种,中药基原复杂,以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和以假乱真较为多见。中药名称应实现“一药一名”,这是避免中药材品种混乱的有效措施。

2、确保药材质量

(1)确保道地药材的质量,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道地药材进行地域研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成分及重金属、农药残留物、微生物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确保原料的优质与稳定。

(2)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和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确保可持续发展。

3、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

(1)我国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生产基地化、品种标准化、栽培组合措施最优化、采收加工科学化、名优药材商标化、生产流通全过程无害化、产供销一条龙等,其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就是优质高效和绿色药材。

(2)GAP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中药材生产,已从散在的经验种植阶段向科学的规范化种植阶段转化,并初步迈入科学良性的发展道路。

4、建立中药材指纹图谱

(1)建立中药材和中成药的指纹图谱是一种先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此方法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中药或天然药物质量的有效方法。

(2)中药指纹图谱是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学研究为基础,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将中药的特性和有效成分以图谱的形式描绘出来,以全面反映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识别真伪,辨认优劣,确定其质量和疗效。

5、加强中药材管理

我国可设立药材种植司承担中药材生产的政策,信息、质量监督等指导服务及管理职能。在制订中药材科学的评价体系,选育优良品种,规范化种植研究的基础上,制订GAP及其推广、管理献证、检验计划。

二、中药材哪些品种前景好

1、何首乌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何首乌主要为人工栽培,野生何首乌比较少见,而且价格较贵。

2、黄芪

黄芪可治疗多种疾病,但由于长期被大量采挖使得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目前盛行人工种植。

3、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的市场行情较稳定,变化幅度一般不会太大,其包装规格较多,价格各不相同。

4、薄荷

薄荷在国内和国外的市场较大,可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卷烟、日用化工、天然香料等,目前广泛被用于制作芳香剂、调味剂。

5、白芨

白芨的块根经过干燥后可入药,目前野生的白芨已大大减少,使得供应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6、甘草

甘草可作为中药,但也可以作为调料、食品、化工原料,野生甘草目前已禁止采挖,导致要人工种植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药材栽培有哪些标准化体系,哪些品种前景好”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199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药材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