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齐黄34大豆产量特性,附简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3:49  浏览次数:2048
内容摘要:在2010、2011年的黄淮海地区的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为198.6千克左右,比邯豆5号增产了5.4%左右。2012年该品种亩产达到了217.6千克左右,比邯豆5号增产了12.0%左右。它生育期一般为108天左右,粗蛋白含量约为42.58%左右,粗脂肪含量约为19.97%左右。一、齐黄34大豆产量特性1、产量(1)该品种在2010年、2011年参加了黄淮海夏大豆中片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来它的平均亩产为198.6千克左右,比对照组邯豆5号来看,增产了5.4%左右。(2)该品种在2012年做了生产

齐黄34大豆产量特性,附简介

回答在2010、2011年的黄淮海地区的夏大豆区域试验中,该品种平均亩产为198.6千克左右,比邯豆5号增产了5.4%左右。2012年该品种亩产达到了217.6千克左右,比邯豆5号增产了12.0%左右。它生育期一般为108天左右,粗蛋白含量约为42.58%左右,粗脂肪含量约为19.97%左右。

一、齐黄34大豆产量特性

1、产量

(1)该品种在2010年、2011年参加了黄淮海夏大豆中片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来它的平均亩产为198.6千克左右,比对照组邯豆5号来看,增产了5.4%左右。

(2)该品种在2012年做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达到217.6千克左右,比邯豆5号增产12.0%左右。

2、特性

(1)该品种为普通型的夏大豆品种,在黄淮海地区时,夏播生育期一般为108天左右,跟对照组邯豆5号的生育期差不多。

(2)该品种株型半收敛,为有限结荚习性。它的植株高约68.8厘米左右,主茎有15节左右,有效分枝为1.2个左右,底荚高度为21.4厘米,单株有效荚数约为32.0个左右,单株粒数68.6粒左右,单株粒重18.6克左右,百粒重一般约为26.9克左右。

(3)该品种的形态为卵圆叶,有白花和棕毛,籽粒一般呈圆形,种皮黄色、无光,种脐呈黑色。

(4)按照接种鉴定,该品种为中感花叶病毒病3号和7号株系,高感胞囊线虫病1号生理小种,其中粗蛋白含量约为42.58%左右,粗脂肪含量约为19.97%左右。

二、齐黄34大豆简介

(1)齐黄34是育种者,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品种诱处“四号/86573-16”选育而成的普通型夏大豆品种 ,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提出申请, 在2013年10月18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 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13009”。

(2)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较为适宜在山东中部、河南东北部及陕西关中等平原地区夏播种植。由于该品种的特性,所以在胞囊线虫病发病区还需谨慎种植。

(3)该品种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条播行距为40-50厘米左右。在高肥力地里种植密度为11000株左右,在中等肥力地块里种植密度约为13000株左右,在低肥力地块里种植密度约为17000株左右。

(4)该品种一般每亩地需要施加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左右,在鼓粒期时,每亩地追施三元复合肥10千克左右,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次。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齐黄34大豆产量特性,附简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086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大豆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