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豆角病害,附症状和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2:44  浏览次数:1100
内容摘要:1、豆角的常见病害有锈病、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煤霉病、病毒病等。2、锈病:病株叶片上有黄白色病斑,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可选用50%硫磺悬浮剂150倍液等药剂治疗。3、疫病:病株的病部会有水渍状斑,之后茎部会腐烂萎缩,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等药剂。一、豆角病害1、常见病害种类豆角容易感染锈病、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煤霉病、病毒病等。2、特征简介(1)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长豇豆、 带豆,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在我国广泛种植。(2)豆

豆角病害,附症状和防治方法

回答1、豆角的常见病害有锈病、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煤霉病、病毒病等。2、锈病:病株叶片上有黄白色病斑,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可选用50%硫磺悬浮剂150倍液等药剂治疗。3、疫病:病株的病部会有水渍状斑,之后茎部会腐烂萎缩,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等药剂。

一、豆角病害

1、常见病害种类

豆角容易感染锈病、疫病、枯萎病、根腐病、煤霉病、病毒病等。

2、特征简介

(1)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 长豇豆、 带豆,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在我国广泛种植

(2)豆角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可露地栽培、可保护地种植,还可以周年生产四季上市。

(3)豆角属于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植物,其荚果下垂、直立或斜展,线形,长7.5-70厘米,宽6-10毫米,肉质一般膨胀且结实,有多粒果实,花期一般为5-8个月左右。

二、豆角病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1、锈病

(1)主要侵害叶片,初期叶面上生有黄白色病斑,后布满整个叶片,之后病斑上会出现黄褐色凸起,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

(2)可选用50%硫磺悬浮剂150倍液、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等药剂,每隔8-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左右。

2、疫病

(1)主要危害茎部,多发于茎结部位靠近地面处,初发时病部出现水渍状,之后环绕茎部腐烂萎缩,病部上面的藤蔓枯死。

(2)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左右。

3、枯萎病

(1)发病时从下叶部开始出现水渍斑,逐渐向上发展,植株全部枯死。

(2)可以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克左右,混合干土200公斤左右,沟施于播种行,每亩施200公斤左右。

4、根腐病

(1)病株下部的叶片会逐渐变黄,慢慢枯萎,植株容易拔出,有的会导致侧根、主根全部腐烂。

(2)可用选用普菌克、艾菌托1200倍液、根腐宁800--1000倍、枯萎灵500倍、敌克松1000倍灌根,每隔10天左右一次,灌2-3次左右。

5、煤霉病

(1)主要危害叶片,发病时叶面出现紫褐色的斑点,后呈圆形褐色,气候潮湿的时候,叶面上有灰黑色的霉菌。

(2)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4%洛氨铜水剂400倍液等药剂,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

6、病毒病

(1)病猪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花叶,花叶部分突起呈袋形,甚至会使叶片畸形。

(2)需选用抗病种、加强水肥管理、加强植株的抗病力等方式进行防治。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豆角病害,附症状和防治方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4039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苦瓜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