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马铃薯炭疽病,病原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7 22:53  浏览次数:1244
内容摘要:1、症状:叶片染病,表现为颜色变淡,顶端叶片微翻卷,后续全株萎蔫枯死,根部染病,表现为地面到薯块的皮层组织腐朽,侧根局部变成褐色,须根坏死,茎部染病,表现为生出许多灰色小粒点。2、治疗方法:病发初期时,使用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4000-4800倍液,或45%咪鲜胺微乳剂750-1000倍液喷雾。一、马铃薯炭疽病1、症状(1)如果是叶片染病,主要变现为叶片颜色变淡,顶端的叶片微微翻卷,后续全株萎蔫枯死。(2)如果是地下的根部染病,主要表现为地面到薯块这一段的皮层组织腐朽,容易剥落,侧根局部变成褐色,须根坏

马铃薯炭疽病,病原是什么

回答1、症状:叶片染病,表现为颜色变淡,顶端叶片微翻卷,后续全株萎蔫枯死,根部染病,表现为地面到薯块的皮层组织腐朽,侧根局部变成褐色,须根坏死,茎部染病,表现为生出许多灰色小粒点。2、治疗方法:病发初期时,使用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4000-4800倍液,或45%咪鲜胺微乳剂750-1000倍液喷雾。

一、马铃薯炭疽病

1、症状

(1)如果是叶片染病,主要变现为叶片颜色变淡,顶端的叶片微微翻卷,后续全株萎蔫枯死。

(2)如果是地下的根部染病,主要表现为地面到薯块这一段的皮层组织腐朽,容易剥落,侧根局部变成褐色,须根坏死。

(3)如果是茎部染病,主要表现为生出许多灰色小粒点,茎基部的空腔内长有很多黑色粒状菌核。

2、治疗方法

(1)病发初期的时候,使用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或40%百科乳油20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2000倍液,或2%加收米水剂8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田安水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病发初期的时候,使用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4000-4800倍液,或30%硅唑·咪鲜胺水乳剂1500-20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2000倍液,或45%咪鲜胺微乳剂750-1000倍液进行喷雾。

(3)播种前使用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10分钟左右。

二、马铃薯炭疽病的病原是什么

1、马铃薯炭疽病的病原为球炭疽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在寄生植物上主要呈现为球形至不规则形黑色菌核。

2、分生孢子盘为黑褐色聚集在菌核上,刚毛为黑褐色,较硬,顶端较尖,拥有1-3个隔膜,并聚生在分生孢子盘中央部位。

3、分生孢子梗为圆筒形,少数情况下稍弯或有分枝,为无色或者是浅褐色,偶尔生有隔膜。

4、分生孢子为圆柱形,单胞无色,内含物为颗粒状。

5、生长温度范围为6-34℃,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5-32℃。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马铃薯炭疽病,病原是什么”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3984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马铃薯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