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种植技术 » 正文

水稻旱青立病产生原因,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1 10:56  浏览次数:858
内容摘要:产生原因:水稻的易感病生育周期水分急剧变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缺乏营养元素;秧苗质量差和田间管理不适;因药使用不当发生药害;水中具有致污因子。旱青立病症稻株抽穗后,病穗大都直立而不下垂, 穗轴和枝梗弯曲,生长前期则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近抽穗时茎叶往往突然呈浓绿色,稻穗迟迟不抽出。一、水稻旱青立病产生原因1、水稻的易感病生育周期水分急剧变化水稻的整个生育周期中容易发生旱青立病的时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颖花分化期、抽穗开花期。在这3个时期里,水分跟不上,然后又突然灌水,营养生长旺盛起来,生殖生长会受到

水稻旱青立病产生原因,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回答产生原因:水稻的易感病生育周期水分急剧变化;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缺乏营养元素;秧苗质量差和田间管理不适;因药使用不当发生药害;水中具有致污因子。旱青立病症稻株抽穗后,病穗大都直立而不下垂, 穗轴和枝梗弯曲,生长前期则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近抽穗时茎叶往往突然呈浓绿色,稻穗迟迟不抽出。

一、水稻旱青立病产生原因

1、水稻的易感病生育周期水分急剧变化

水稻的整个生育周期中容易发生旱青立病的时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颖花分化期、抽穗开花期。在这3个时期里,水分跟不上,然后又突然灌水,营养生长旺盛起来,生殖生长会受到严重抑制,导致生理性病害发生。

2、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缺乏营养元素

旱青立病常常在旱改水田块发生,因为旱改水田的有机质含量比较低、除草剂残留严重,钾、锌等营养元素严重缺乏,还有长期过量偏施化肥等原因也容易导致旱青立病的发生。

3、秧苗质量差、田间管理不适

旱青立病的发生轻重与秧苗长势有关,秧苗质量差,大丛密植,通风和透光性差,或者水浆管理不善、地下水位过高、长期偏施氮肥,引起土壤淀浆板结,旱青立病发生严重。

4、因农药使用不当发生药害

稻田过量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型除草剂,尤其是在水稻拔节后过量用药,容易造成水稻颖壳畸形。

5、水中具有致污因子

受到水中的致污因子如强酸性、重金属残留等物质的影响,水稻也会出现颖壳畸形、不结实的现象。

二、水稻旱青立的病症及治疗方法

1、病症

(1)稻株抽穗后,病穗大都直立而不下垂, 穗轴和枝梗弯曲, 颖壳畸形,黄熟期仍保持绿色,灌浆不良或呈秕谷。

(2)在生长前期则表现为根系发育不良, 地下节间拔长,茎秆伸长受阻,部分产生地上分枝,株型较矮,叶色较深。

(3)至近抽穗时,茎叶往往突然呈浓绿色,粗硬,稻穗迟迟不抽出,成为包穗或半包穗,穗粒少,穗轴、枝梗弯曲。

2、治疗方法

调节土壤团粒结构,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水稻解毒能力,亩施40-50kg生石灰可以降低土壤的酸度,能提高水稻根系活性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力。

3、预防方法

(1)在旱改水的田块,增施含硫元素的肥料,施基肥时注意减少氮、磷肥的使用量,钾肥选用硫酸钾。

(2)调整用水的管理方法,旱改水田地地势往往比较高,前期易缺水受旱,提早建立水层,降低土壤中砷化物的浓度。

(3)改变耕作制度,旱地种稻易受灾,容易造成缺锌、锰中毒和砷中毒等,常发生砷中毒的田块宜改种蔬菜、玉米等秋熟作物,不种水稻,趋利避害。

(4)底肥配合施用锌肥,在水稻破口期、始穗期、齐穗期各喷施一次磷钾库源,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水稻旱青立病产生原因,附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37244.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水稻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