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技术 » 养殖技术 » 正文

冬天蝌蚪如何养殖,附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2:31  浏览次数:1654
内容摘要:1、加深池水:蝌蚪养殖的过冬池塘,池水的深度要达到1-1.5米左右。2、加强水质的管理:其实在越冬的时候,不管是蝌蚪还是成品蛙类,长时间不干旱池水都会使得池水恶化,所以针对于温度比较低的,对于池塘里面的水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3、补充水分:越冬的时候需要经常补充水,打好深水井,这样能直接抽用地下水来给池水更换和补充。一、冬天蝌蚪如何养殖1、加深池水(1)蝌蚪养殖的过冬池塘池水深度一定要达到1-1.5左右,这样即使池塘表面会结冰,池底的水温也能维持在5-6°C左右,不容易冻伤和冻死蝌蚪。(2

冬天蝌蚪如何养殖,附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回答1、加深池水:蝌蚪养殖的过冬池塘,池水的深度要达到1-1.5米左右。2、加强水质的管理:其实在越冬的时候,不管是蝌蚪还是成品蛙类,长时间不干旱池水都会使得池水恶化,所以针对于温度比较低的,对于池塘里面的水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3、补充水分:越冬的时候需要经常补充水,打好深水井,这样能直接抽用地下水来给池水更换和补充。

一、冬天蝌蚪如何养殖

1、加深池水

(1)蝌蚪养殖的过冬池塘池水深度一定要达到1-1.5左右,这样即使池塘表面会结冰,池底的水温也能维持在5-6°C左右,不容易冻伤和冻死蝌蚪。

(2)一般只要排水方便就可以及时补充水里面的氧气,使蝌蚪在这池塘里面安全的度过冬天。

2、加强水质的管理

(1)其实在越冬时,不管是蝌蚪还是成品蛙类,如果长时间不干旱池水,就会导致池水出现恶化。

(2)蝌蚪非常害怕池水出现恶化,这时候如果水里面的氧气被其他浮游生物消耗掉时,就会导致蝌蚪在养殖的池塘里面出现缺氧,甚至窒息致死。

(3)所以对于温度比较低的情况,一定要进行水质管理。

3、补充水分

(1)越冬时一定要经常进行补水,同时还要打好深水井,这样就能直接抽用地下水来给池水进行更换和补充。

(2)需要注意水的温度差一定不能太高,水面的环境温度在5°C左右即可,这样抽上来的地下水一般都能够维持在8-10°C左右。

(3)在这种情况之下,所加注的水一定不能加的过多,否则会产生应激作用,出现各种疑难杂症,甚至治不了的病情。

二、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1、青蛙一次会产很多卵,这些卵经过4-5天就会变成蝌蚪,小蝌蚪变成青蛙大概需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没有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可以吸附在水草上。蝌蚪主要是依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经过几天以后长出了口就能摄食水中的微生物。

2、等过一段时间外鳃消失后就会长出内鳃,身体外面也会逐渐出现侧线,心脏发育成一心房一心室,从外部形态到内部构造都会很像鱼。约再过40天蝌蚪就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先开始长出后肢,然后长出前肢,有的会先长出前肢,再长出后肢。

3、然后蝌蚪的尾部会逐渐缩短,内鳃也会消失,肺形成,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变为二心房二心室。这时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不会再像鱼,蝌蚪变成了幼小的青蛙,幼蛙离水登陆就会逐渐发育为成蛙。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冬天蝌蚪如何养殖,附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jishu/16745.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蝌蚪
 
[ 农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