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中国茶有可能成就一个民族的骄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3:53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117
内容摘要:从2000到2012年的整整12年间,中国茶叶产量连续以8%以上的幅度增长,去年统计的结果是158万吨,而世界茶叶的总产量是370万吨左右,这就完全表明,我国的茶叶产量是全球54个产茶国中最高的;中国的茶园总面积是3300万

从2000到2012年的整整12年间,中国茶叶产量连续以8%以上的幅度增长,去年统计的结果是158万吨,而世界茶叶的总产量是370万吨左右,这就完全表明,我国的茶叶产量是全球54个产茶国中最高的;中国的茶园总面积是3300万亩,约占全球茶园总面积的67%,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已开采面积超过2500万亩;2011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是30万吨,位居世界第二,这还是经历了一些不利天气的结果。总结起来,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茶叶第一大国和第一生产国,其茶叶种类的丰富、茶叶历史的悠久、从业人员的广泛,稳冠全球。

中国茶要走出去,首先要解决标准问题。目前的现状是有几套标准互相参照并依托,因为过去我们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用的是国标、部标这些广义的农产品类标准,而缺乏更具体清晰且有公信力的行业标准。茶农也好、茶生产企业也好、消费者也好,无法对茶进行公平、准确的考量。我们协会就想从这方面入手,将来推出一个行业标准,最终成为国际公认的通行标准。至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已经在国际茶叶组织的支持下,编写出了《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指南》,作为一个推荐性的标准传达给我们的会员单位。将来,我们还会在这方面做更多更细致深入的工作,让大家的关心和关注,成为推动中国茶产业标准化的深层力量。

我们要培育中国的品牌企业,要用各种形式在各种场合推荐我们的企业,比如说各种展会,还有国内外的各种茶事活动,既要引进来国际上的权威组织、采购商对我们刮目相看,也要让我们的企业去国门之外走走,扩大影响、开拓思路,抢占市场的先机。

中国目前所出口的数十万吨茶叶,都作为原料茶流入了国际市场。这种情况不正常,它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到目前为止,中国茶文化走出国门还不太成功。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但恐怕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中国文化在茶叶这个农产品之外,所追求的一些文化意境和精神乐趣,西方人还不理解。国际上对茶叶通行的不过是理化指标,而我们还要加上感官审评,所谓的干看外形视评内质,让外国人接受起来有难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也在听外国茶叶组织的建议,他们希望有一些专门介绍中国茶叶的书籍在世界上推行,这个书的翻译一定要准确,要把中国地域名茶的概念讲清楚,还要归纳、整理出一套国际上可以通行的评判标准,让国外消费者能全面地认识中国名茶,了解茶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

我认识了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客人,这位客人不但爱喝中国茶,而且已经研究了20多年,每年还要来几趟北京马连道茶叶街,观察市场行情。后来,这位俄罗斯人用俄语写书来介绍中国茶叶,还办起了一个高端的茶文化会所,定期为会员举办一些了解中国茶、喝中国茶的沙龙,非常受欢迎。要知道,这些会员可都是俄罗斯的上流人士,他们对中国茶的热衷,正好可以在国外形成尊重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尚潮流,这就让中国茶的高端输出有了良好基础。俄罗斯总统普京喜好绿茶,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高级参赞,必须定期向克里姆林宫捎去中国的名优绿茶。我们国家的茶文化还是在逐步输出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这样的现象势必会由个例发展为普遍。比较乐观地说,尽管前期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中国茶产业全面繁荣的春天已经不远了。

目前中国茶叶的价格不是被高估,而是被严重低估了。不分茶种、时间,中国茶叶真正的全年均价在39元人民币左右,出口的价格每公斤才2美元,我们的消费者完全有能力消费大多数的名优茶,因为这些茶的市场价不过在每斤100—150元人民币左右,真正是价廉物美。随着国家整体CPI指数的上涨,茶叶生产的各项直接成本包括水、煤、电、气、采工、包装以及运输各方面,都在上涨,尤其是采工这一项,涨幅更是惊人。去年我们的名茶产地雇用一个采工,包食宿的价格是每天100—120元,到今年采明前茶时,就上涨到了每天150元,这项开支在部分省区,是全面上升了40%以上。所以对茶叶的价格走向,我们的消费者也要理性,学会辩证地看,如果一个社会整体的生产成本在上升,那么相应的生活成本上升也是自然的。

我的两个女儿都是90后,她们不爱喝家里的茶,却很喜欢快餐店的速食茶饮料,我觉得这个现象很值得研究。我们国内有实力的茶企业和茶具企业,最好多开发一些适合下阶段社会主流人群消费的产品,因为社会在进步、文化也在升级,一味抱着几千年来的文化说事,并非明智之举。

目前国内各种茶饮料的销售增长非常快,到目前为止,每年都有超过20%的销售增长率,而且去年的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吨。我们的一些食品企业像康师傅、统一等,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当家品种,反而是最专业的茶企业过于低调。现在的茶饮料口感不错,但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里面茶的成分太少,糖和各种添加剂过多,不利于身体健康。我们也调查过,这个现象正好是20年前的日本所经历的,但是发展到现在,日本所开发的茶饮料已经是功能型饮料,针对人身体的各种亚健康现象,推出专门的产品。像日本的大街小巷都摆着一种售茶机,常年出售的是一种又苦又浓的黑乌龙茶,却非常受日本女性的欢迎。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茶饮料的降脂减肥效果非常好。试想一下,在我们这个全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如果这个市场被启动起来,那么其带动的茶叶消耗量将非常可观。

中国的茶叶要做大、做强,还要走出去,一定要平衡好科技和文化这两翼的力量,要传承文化、发扬精华,还要实事求是、稳步前进。因为茶叶,它有可能只是一种饮品,但也有可能,成就一个民族的骄傲。

(作者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国家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经理日报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中国茶有可能成就一个民族的骄傲”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572.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