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静笃养心,静心品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6 04:49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200
内容摘要:“静笃”出自老子先生《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静和笃,都是形容人心境空明的宁静状态。我们无法刻意要求自己达到“静”的状态及境界,越是刻意

“静笃”出自老子先生《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

静和笃,都是形容人心境空明的宁静状态。我们无法刻意要求自己达到“静”的状态及境界,越是刻意压制,反而越感焦灼。

静本身是一种气场,一种能抛开一切杂念的境界,一种不争不抢的笃定,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独特魅力。

刘禹锡先生在《陋室铭》中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是陋室,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虽是陋室,但一切娴静的状态,一切平常的事物,皆被先生形容得令人心生向往。拥有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品格端正,怀瑾握瑜,即使身处逆境,即使周遭环境再糟糕,何陋之有?

茶文化讲究“虚静”之美。落座茶席前,一定保持一颗静笃之心,保持宁静淡泊的心境,才能品味茶中真谛,方能领会茶文化虚静之美。由此可见真正爱茶之人应该都在追求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

品茶的静,可以是由境静而心静。隐归山林,择一隅闲庭小院,煮水煎茶,感受自然的静,内心也随之宁静淡泊。

也可以是心静而境静,闹市中取静,一桌一椅一杯就是一片宁静的处,这当属更高层次的“静”,是一种“无他”的静。

静者往往专。品茶的时候只专注于茶,思考、工作、玩乐的时候都要专注,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应“专”入其中,不静不专,三心二意往往什么也做不好。

有时我们只是追求的太多了,或者被繁闹的生活迷失了方向,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没办法停下忙碌的脚步来看看身边,享受当下。

不如停下来,把心放空,如果不知道想做什么,就做最应该做的一件事;不如停下来,烧一壶水,沏杯好茶,静心慢品与茶对话,享受茶带给我们的静与境。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静笃养心,静心品茶”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399.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