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文化 » 正文

茶道中不可缺少的唐代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01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846
内容摘要:道,在中国有广泛的解释,一般是指事物的本源和发展规律。万物有道,所以,饮茶亦有道。而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现在人们所提起的茶道,多注重在仪式上,而从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和茶道来看,历代茶文化和茶

道,在中国有广泛的解释,一般是指事物的本源和发展规律。万物有道,所以,饮茶亦有道。而茶道是指饮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现在人们所提起的茶道,多注重在仪式上,而从中国古代的茶文化和茶道来看,历代茶文化和茶道大家都是富有哲理的思想家。

唐的茶道,是集道家、儒家、佛家的精神,但基本以儒家的思想为核心。

唐代茶人主张以茶修德

唐代《茶经》开篇就说:饮茶者,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这在唐人的思想中得到肯定。

从韦应物有《喜园中茶生》就可看出:

性洁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佘,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诗里面所讲的,茶是性情高洁的植物,不得有半点的污痕。而饮茶则是洗涤尘世间的烦恼,由此可见其是通达灵性的。茶是山中孕育的精叶,现在虽然在荒园中与众草平生,可依旧不失其高洁的本性,只能与高贤雅士共之。这是在借茶来言志。这诗品继承了两晋来的以茶示高洁清操之风。所以明代的陆树声论茶与人品说:

“煎茶非漫浪,要需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得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块胸次间者”。这是悟到中国漫长的茶道精神。中国人注重德,道家是道德,佛家讲功德,儒家谈品德,茶道的精神在于以茶对人的修德方面了。

也是贯彻和谐、中庸的思想

中国也非常注重孝友、仁义,不谈封建时代的虚假部分,这也确实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很多人说中庸就是滑头,其实是中国人的智慧谬论。唐刘贞亮说茶有“十德”,除自然功能外,强调要: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唐代是把佛宗、道家的“内省”思想引入茶道。这一点,在卢全的茶诗中有体现,他强调饮茶过程中消解胸中不满,激励自己有作为,净化其灵魂。

在后来的气功科学中,慢慢讲究内省,许多大气功师以茶助功,就是继承了唐代的文化。

悟茶,不仅在修身、提志还在于用世,这一点从陆羽所制茶釜、茶鼎中得到体现。一支茶釜,“方其耳以气正”;一只鼎,要铸上“盛唐灭胡明年造”,唐代的茶人并非闭门不闻天下事,而是于鼎壶之中装了一个天下。这正是中国茶文化积极向上的表现。到了后代,明清文人的以饮茶当作避世消闲之举,就是对唐文化理解的一种偏失。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道中不可缺少的唐代文化”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533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