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存放 » 正文

茶叶存放方法和时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19 09:50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749
内容摘要:茶叶存放方法和时间:首先将要存放的茶叶装入茶叶专用铝箔袋,然后密封封口,封口后装入马口铁罐或锡罐内,盖好盖子,外层再套入一层塑料袋,最后放入冰箱冷藏室直立保存即可,冷藏保存的温度为0~5℃;红茶与乌龙茶

茶叶存放方法和时间:首先将要存放的茶叶装入茶叶专用铝箔袋,然后密封封口,封口后装入马口铁罐或锡罐内,盖好盖子,外层再套入一层塑料袋,最后放入冰箱冷藏室直立保存即可,冷藏保存的温度为0~5℃;红茶与乌龙茶可保存两年时间,绿茶与黄茶可保存1年时间。

茶叶保存注意事项:

茶叶,极易吸湿吸异味,同时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及充足氧气条件下,会加速茶叶内含成分的变化,降低茶叶的品质,甚至在短时间内使茶叶陈化变质。

所以,茶叶的储存关健是密封、防潮、避光、防压、防异味。

茶叶常规储存方法:

一般而言,保存茶叶的容器以锡罐、坛、有色玻璃瓶为最佳。其次宜用铁罐、木盒、竹盒等,其中竹盒不宜在干燥的北方使用。塑料袋、纸盒最次。

那其实不同的茶类,其贮藏条件也有很多区别,大家可根据不同的茶类,选择最适合的茶叶保存方法哦。

各大茶类的保存方法:

1.绿茶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最佳保存温度为0-5℃,温度过高茶叶中的氨基酸、糖类、维生素和芳香性物质会被分解破坏,香气、滋味都有所下降,为避免此类情况出现,可将绿茶放进冰箱保存。

如果保存时间短,需要随时喝,可将绿茶放入冷藏室,并将温度调至5℃左右;如果是未开封的茶叶,想保存一年以上,则应放入冷冻室。

有条件的还可以将生石灰吸湿后的茶叶用镀铝复合袋包装,内置除氧剂,封口后置于冰箱中,可两年左右保持茶叶品质基本不变。

2.黄茶

黄茶制作工艺与绿茶相近,贮存时可以在茶叶袋中放入保鲜剂,用铝箔袋装好后再放入容器中,再在外层套一个干净的塑料袋并扎紧。

包装完毕后,可以直接放入冰箱内,温度控制在5摄氏度左右,不可同其他食物一起冷藏,避免茶叶吸附异味。

3.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介于红茶绿茶之间,比较容易贮藏。

根据其干燥烘焙的程度,岩茶和浓香型的铁观音、部分单丛茶等焙火较重的茶,常温保存即可。

同理,清香型铁观音,抽湿单丛等焙火不重的茶,为了保持其鲜爽和滋味,最好放冰箱低温保存。

除此之外,乌龙茶所含有的绿叶素一见光会发生催化反应,所以存放乌龙茶还需注意避光。

4.红茶

红茶干茶含水量不高,一般放置在密闭干燥容器内,如紫砂罐或者锡罐,避光避高温就行。

在放入容器之前,最好用塑胶袋包装,排除袋中空气,能更好保留茶香。

5.白茶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制作工艺简单,不炒不揉,只经过萎凋和烘干两道工序。

其储存方法比较环保,不用低温保鲜,存放在10-35℃之间的环境中即可。

在存储过程中还有一定的转化上升空间,存放时间越久,白茶干茶和茶汤颜色越深,滋味越柔和醇绵。

6.黑茶

黑茶保存的条件为通风、干燥、无异味。

通风干燥是存放黑茶时的重点,最好是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较好的包装材料将其密封进行保存,切勿使用塑料袋密封。

若要收藏黑茶,最好每隔3个月左右要翻动一次,检查是否有霉变或其他寄生虫侵入。

7.普洱茶

存茶最需防的是异味和霉变,茶叶特别吸味,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一旦吸入异味,原本的陈香就会遭到破坏。

普洱茶贮藏时不可受阳光直射和雨淋,只要放置在通风无其他杂味、异味的地方即可。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保存茶叶的容器要干燥、洁净、不得有异味。盛于容器中的茶叶,宜放在干燥通风处。不能放在潮湿、高温、不洁、暴晒的地方。不能有樟脑、药品、化妆品、香烟、洗涤用品等有强烈气味的物品。更要注意,不同种类、不同级别的茶叶不能混在一起保存。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茶叶存放方法和时间”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453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