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银壶泡茶喝多了,对身体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7 22:54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684
内容摘要: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煮水,泡茶,银为贵。银壶,释放银离子,除去水中杂质、杂味、细菌等,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

古人有“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一说。煮水,泡茶,银为贵。银壶,释放银离子,除去水中杂质、杂味、细菌等,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

相比“砂之土,瓷之脆,铁之锈”,银是唯一洁净无味、净水无菌、养生养颜的尊贵净器。

银壶向来是宫廷皇家把玩之物,存世量少,银壶收藏在国内尚属小众,但凭其精良的工艺和东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底蕴,近年来备受壶友藏家关注。

纯银壶实用功效:

1、银壶煮水时所释放出的银离子钠离子能为人的身体起消毒的作用。有极少量的银会以银离子的形式溶解在水中。银离子能杀菌,每升水中只要含有五百万分之一的银离子,就足以使大多数细菌死亡。

2、银壶煮水,能使水质变软变薄,古人谓之“若绢水”就是说水质柔薄爽滑犹如丝绢。另外,本身洁净无味,而且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锈,不会让茶汤沾染异味。银的热传导性在所有的金属中是最突出的,它能够迅速散发血管的热量,因此可以有效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

3、银对目前所知的几乎所有细菌和胞外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对人体无害且永远不会产生任何的抗药性

银离子的作用不仅在体外,进入人体后还可杀灭肠道中的病菌,同时做到排毒。家里有老人和小孩,效果尤为明显。长期用还可以加速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有延年益寿的效果。

银壶不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烧水泡茶还对人身体有益。那么很多壶友或许会纠结一个问题:怎么看一把银壶的好坏?是看银料?还是看银壶打造工艺?网上就流传很多关于银壶真假说法,很多商家也会拿纯银鉴定证书大做文章。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作为内行人,这一次告诉大家很多真实情况,让大家受益非浅!

其实大部分银壶商家不太会从银料上忽悠消费者,大部分打造银壶的银料都能达到s990以上。银壶之间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工艺之间的区别,只有纯手工匠心打造的银壶才具有使用和收藏价值。但目前在银壶市场上,有几个不好现象:

一是把机制壶,磨具壶,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手工壶卖,大壶几千元,销量占市场60%。

二是假借大师名号,假冒日本银壶代购,虚高价格,打折、半价促销,3万,5万一把。

三是一些有实力壶商,批量生产机制银壶,公杯、茶杯,做成商务礼品套装,批发个各代理,卖给不懂茶的人。还有的宣传9999银,借“假大师”,在头条、电视购物打广告,让人感觉捡了个大便宜。

既然市面上有很多假冒的机制壶,那我们该如何分辨机压壶、作假壶,购买到正宗的手工银壶呢?

誓将银壶降价40%的“疯子”

我是一品壶品牌创始人,我从小就跟着父母以及各位老师傅们和银器打交道,在家族的全力支持下,我成立了一品壶这个银器品牌。说起银壶,很多会许会纠结一个问题:银料真假!正因为这样,网上就流传很多关于银料真假说法,很多商家也会拿纯银鉴定证书大做文章。师傅们从小就一直教导我,银壶这个行业,诚信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果连人品都没了,哪来的壶品。

我写出这些只是想让广大壶友买到纯手工银壶,杜绝中间商,避免上当受骗,让壶友以最低的价格入手正宗银壶,当然了,这样也能让中国传统手工制壶事业有个更好的传承,将来为更多喜欢银壶的壶友服务。我们坚持以低于市场价40%的价格,让利于壶友,只做纯手工银壶,愿以心相交,定不负君之选择。

银料选择

一品银壶没有选择市场上常见的s990银,而是选择含银量更高的s999银,也叫做千足银;

纯度越高,颜色越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光泽不刺眼。S990银在空气中易氧化,S999银比S990银更耐氧化。

一品壶坚持传统手工打造

纯手工银壶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捶打、塑型、浮雕錾刻等工艺处理,银壶的厚度会在1mm左右。经过捶打的银壶,质地更紧密,壶韵更好、耐用性也就更强。

在纯手工打造的工序上,我们绝不怠慢:即使一位老师制作一个作品需要耗费几十天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之后还要承担烧制失败几个月心血都白费的风险,我们相信作品不会说谎,倾尽的匠人心血,都能透过银壶的美体现出来。

錾刻

錾刻主要是看錾刀的功夫和手指技巧的变化运用,指力、腕力、腰力及运气达到为一体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银壶泡茶喝多了,对身体的影响居然这么大!”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227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