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茶器 » 正文

濒临失传的竹丝扣瓷,这门手艺全国只剩不到30人会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2:27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1328
内容摘要:瓷器具的外面包裹着竹丝,这个手工艺叫做竹丝扣瓷,也叫瓷胎竹编,是一种濒临失传的清代民间手工艺。由于制作难度高,一开始只作为皇室贡品,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目前全中国会这门手艺的只剩不到30

瓷器具的外面包裹着竹丝,这个手工艺叫做竹丝扣瓷,也叫瓷胎竹编,是一种濒临失传的清代民间手工艺。

由于制作难度高,一开始只作为皇室贡品,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目前全中国会这门手艺的只剩不到30人。

这种工艺,只能用四川邛崃山长在阴面的“慈竹”来做,而且要挑选节长66厘米以上,没有划痕、花斑的,长了两年时间的慈竹。这种慈竹的竹节长,能拉出比头发还细的丝,柔软,好编织。

把竹子变成竹丝,要经历十道异常繁琐的工序。

第一步,刮青

趁水分没有干去之前,竹子砍下后必须立马刮去表面青色的胶质层,竹子即露出白胎。

然后,将竹子切分成等宽的竹片,晾晒半月后进行烤色。

待烤色完成,匠人再顺着竹片,用自制的排针按在上面,一抽即分出竹丝。

最后用匀刀将竹丝再次加工,形成完全一致的粗细。

每一道都只能手工完成,机器无法操作。

一百斤的竹子,最后却只能抽出八两丝。

但是,最难的还是编织。竹丝很细软,要紧贴着瓷身编织,不仅力度要拿捏得当,还特别费眼睛。很多人做到五十多岁,眼睛花了,就不能再继续做了。

心无旁骛,方能做到不出错。

这是这门手艺最厉害的地方,是竹丝长度有限,编织时需要拼接,但是,你却看不到任何接头,也摸不到任何毛刺。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濒临失传的竹丝扣瓷,这门手艺全国只剩不到30人会了”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41680.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