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茶叶大全 » 经验 » 正文

冒着仙气的茶,蒙顶甘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3:22  来源:昵茶网  浏览次数:970
内容摘要:蒙顶黄芽,黄叶、黄汤,黄芽。一种分寸感极强的茶。既保持了绿茶的鲜香,又多了一份柔和的特质。蒙顶黄芽中国六大茶类中别具气质的 “黄茶”,是个“位列仙班”的角儿。白居易曾言,“茶中故旧在蒙山”。蒙山,早在

蒙顶黄芽,黄叶、黄汤,黄芽。一种分寸感极强的茶。既保持了绿茶的鲜香,又多了一份柔和的特质。

蒙顶黄芽中国六大茶类中别具气质的 “黄茶”,是个“位列仙班”的角儿。

白居易曾言,“茶中故旧在蒙山”。蒙山,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唐朝贡茶的产地。

蒙顶黄芽,因采用少有的“闷黄”工艺,而呈现“黄汤黄叶”,甜香浓郁,透着一股子仙气儿。

若想喝蒙顶茶,必尝最为讲究的蒙顶黄芽。因原料珍贵、制作繁琐、产量极低,它一直是小众茶中的珍品。

许多不熟悉的人还以为它是新近冒出来的绿茶。

殊不知,一盏清亮黄汤,色如玉、甜而醇,仿若天上甘露,只消一口便可忘却人间无数。

它是一款古老的饼茶,延续现代,虽然已成为散茶,也有了黄小茶、黄大茶的出现,但传统的闷黄工艺没变,一个黄字,决定了它的品味与特质。

黄芽,就是在"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元人当道的年代,也极受追捧。

"玉杵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这是辽国皇族蒙古开国功臣耶律楚材的诗句。

写的是在军帐外明朗的月光下,他用佩刀从黄茶饼上挑下些许小块,置入舂中捣碎研细的情况。历代皇宫贵族爱黄芽,寻其究竟,却有它的道理。

选料精细

蒙顶黄芽选取春季肥壮饱满的高山茶芽,要求:“独芽、细嫩、新鲜、匀齐、纯净。”

采摘于春分时节,选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采摘长度要在一点五厘米到两厘米。采的时候用掰,不用掐。

从开采到结束,不到一个月,导致生产时期短暂。

工艺繁琐

蒙顶黄芽炒制工艺有“一杀青,两包黄,一摊放,三复锅,一烘焙”八道工序。

其中“两包黄”是指黄茶的“闷黄”发酵,“闷黄”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黄芽品质的优劣,且只能用草纸包起来发酵。

草纸透气,不会把茶闷坏。并且草纸包出的茶滋味,色泽最好。

做茶的火候,必须恰到好处。即使最有经验的老师傅,也难保每次都成功。从古至今,黄茶产量都极低,更鲜为人知。

黄芽的生产耗时72小时以上,生产时间严重影响了黄茶的生产。复杂的工艺导致黄芽生产风险和成本增高。

苛刻的茶青要求,繁琐的工序,加之生产历史久远,历史上对蒙顶黄芽加工的记载很少。

蒙顶黄芽的制作技艺,主要依靠茶号和茶厂的传统艺人、工匠口授心记、代代相传。

可以说,蒙顶黄芽的制作工艺在现在来看,仍是一门近乎失传的制茶工艺。

内质平和温厚

蒙顶黄芽外形扁直,芽条匀整,色泽嫩黄,鲜嫩显毫,花香幽长,汤色黄亮透碧,滋味甜香浓郁,味甘而醇,山野气韵深留长久,叶底嫩黄。

同绿茶相比,轻微发酵的黄茶,口感更加温厚平和。对肠胃清寒的人尤其适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冒着仙气的茶,蒙顶甘露”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4448.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