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植物大全 » 草本植物 » 龙胆草 » 正文

龙胆草种植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4:04  浏览次数:551
内容摘要:龙胆为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是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要药。我国多地均有大规模引种,下面我们来了解下龙胆草是怎样种植的。龙胆草的栽培技术一、繁殖方法(1)种子繁殖繁殖时间:种子繁殖方法可分秋播和春播两

龙胆为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是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要药。我国多地均有大规模引种,下面我们来了解下龙胆草是怎样种植的。

龙胆草种植技术

龙胆草的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

繁殖时间:种子繁殖方法可分秋播和春播两种。秋季一般选在11月,春播需经冬季低温影响,然后取出播种。

生长环境:选择比较潮湿、通风较好的环境下种植,喜欢高温下生长,不喜欢与阳光直接接触。

繁殖方式

秋播】:一般在11月播种,翌年春萌芽。为了播种均匀,于种子中混入适量细沙或腐殖质,采用条播。

春播】:应事先进行沙藏处理,即将种子采下后与 细沙1:3混合,保持一定的湿度,埋在室外,经冬季低温影响,然后取出播种。

(2)分株繁殖

繁殖时间:分株繁殖一般都会选在4月初进行。

生长环境:选择比较潮湿、通风较好的环境下种植,喜欢高温下生长,不喜欢与阳光直接接触。

繁殖方式:分株繁殖多在早春4月上旬,芽尚未出土前进行,挖出后分成多株,每株要带有1个至2个新芽,栽种的间距约40厘米*30厘米为宜,栽种时,尽量不要让芽露在土壤表面上。

二、移栽时间

春秋季均可移栽,当年生苗秋栽较好,时间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季移栽时间4月上、中旬。在芽尚未萌动之前进行。移栽时选健壮、无病、无伤的植株,按种栽大小分类,分别栽植。行距20厘米,株距10厘米,横畦无沟,沟深依种栽长短而定,每穴栽苗l-2株,盖上厚度以盖过芽苞3-4厘米为宜,土壤过于干旱时栽后应适当浇水。

龙胆草种植技术

三、田间管理

(1)育苗管理

播种后要经常检查畦面湿度,种子萌发至第一对真叶长出之前,土壤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上,一对真叶至二对真叶期间,土壤湿度控制在60%左右,因此,育苗床应经常用喷壶浇水。苗出全之后,逐次清除杂草,6-7月生长旺季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追肥。8月上旬以后逐次除去畦面上的覆盖物,增加光照促进生长。

(2)移栽管理

全部生长期内应随时松土除草,保证幼苗正常生长。龙胆喜阴怕强光,可在作业道边适当种植少量玉米,以遮强光。7月中旬在行间开沟追施尿素,每亩25千克左右。开花期喷1次100毫升/升的赤霉素,增加结实率。促进种子成熟,籽粒饱满。花蕾形成之后,除留种植株外及时将花蕾摘去,以利根部更好生长。越冬前清除畦面上残留的茎叶,并在畦面上覆盖2厘米厚腐熟的圈粪,防冻保墒。

四、病虫害防治

(1)猝倒病

主要发生在一年生幼苗期,为鞭毛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害,罹病植株在地面处的茎上出现褐色水渍状小点,继而病部扩大,植株成片倒伏于地面,5-8天后死亡,主要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湿度大、播种密度大时发病严重。防治方法:调节床土水分,发现病害后停止浇水,用65{bf}的代森锌500倍液浇灌病区,也可用800倍液百菌清叶片喷雾。

(2)斑枯病

是当前龙胆发病较多、危害较重的常见病害,该病多发生在二年生以上植株,以叶片发病最为严重。田间发病高峰期为7月至8月中旬,气温25-28℃,降雨多,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生。防治方法: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农业手段和药剂防治结合。首先应按要求严格控制选地,地势低洼、易板结地不宜种植,不宜连作;栽种前土壤、种子、种苗用50%多菌灵消毒;移栽田畦面覆盖稻草或树叶,以利防病;保持田间清洁,秋末应将残株病叶清除田外烧掉或深埋;控制中心病株,一旦发现病株病叶立即清除,用药液处理病区。发病之前即5月下旬起至七八月份发病期,用甲基托市津800-1000倍液,9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等农药交替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1次,防治效果较好。

(3)褐斑病

6月初开始发病,七八月最重,发病初期叶片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褐色病斑,中央颜色稍浅,随病情发展,病斑相融合,叶片枯死,高温高湿条件下本病极易发生。防治方法:同斑枯病。

五、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在秋季开过花后,选晴天掘起。小者留作种根用,大者洗去泥沙,去掉茎苗晒于席上,一般需7~10天即可晒干。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龙胆草种植技术”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076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