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木业问答 » 正文

小叶黄杨木有什么优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55  浏览次数:1482
内容摘要:小叶黄杨木是做雕刻工艺品的好木材,小叶黄杨木有很多木友还不清楚,今天小编就什么是小叶黄杨木,小叶黄杨木有什么用途做详细介绍:小叶黄杨木为双子叶植物纲黄杨属黄杨科植物,生长在我国海拔1300米以下的热带、温带山地的一种常绿小乔木,除东北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在一般高度为1~3米,**可达10米,直径可达25厘米。黄杨科树种有4属100多种。一般将黄杨木分为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白杨三种,以小叶黄杨为最上等,湖北神农架小叶黄杨木最好,目前资源日渐稀少。小叶黄杨木的心材与边材的界线的区别并不明显。心材淡黄色,或犹

小叶黄杨木是做雕刻工艺品的好木材,小叶黄杨木有很多木友还不清楚,今天小编就什么是小叶黄杨木,小叶黄杨木有什么用途做详细介绍:

小叶黄杨木为双子叶植物纲黄杨属黄杨科植物,生长在我国海拔1300米以下的热带、温带山地的一种常绿小乔木,除东北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在一般高度为1~3米,**可达10米,直径可达25厘米。黄杨科树种有4属100多种。一般将黄杨木分为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白杨三种,以小叶黄杨为最上等,湖北神农架小叶黄杨木最好,目前资源日渐稀少。

小叶黄杨木的心材与边材的界线的区别并不明显。心材淡黄色,或犹如米黄色,老黄杨木的颜色则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材紧紧帖服着树皮,其生长轮并不明显,轮间呈细线。气干密度0.6~0.8克/立方厘米。木射线非叠生,以2列射线为主,单列射线较少,高5~20个细胞。

小叶黄杨木有什么优点?

小叶黄杨木树生长缓慢,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用手触摸细滑光洁,没有一点阻手的感觉,细腻程度堪称木材中的“象牙”。由于小叶黄杨木大料难求,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未见有大件作品。可以说小叶黄杨木做成大件家具极难,如果出现,定是珍品。

小叶黄杨木树枝叶攒簇向上,叶初生似魁牙而丰厚,不花不实,四时不凋,生长缓慢。《花镜》卷三,介绍黄杨木说:“黄杨木,树小而肌极坚细,枝丛而叶繁,四季常青,每年只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苏东坡也曾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唯有黄杨厄闰年。”《闲情偶寄》更是记有“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更有甚者,宋朝的苏轼曾说过:“黄杨一岁长一寸,遇闰退3寸。”《博物要论》中提到,有人曾做过试验,黄杨木在闰年并非缩减,只是不长而已。

小叶黄杨木木质坚致,因其难长故无大料,所以又有“千年矮”的称谓。苦于没有大料,通常小叶黄杨木是用来制作木梳或图章的上等材料,用于家具上则多用作镶嵌或雕刻等装饰的材料。

小叶黄杨木的香气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是那种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味道,在用电锯高速切割的时候,甚至会闻到一股动物饼干的味道。另外,小叶黄杨木的味道还可以驱蚊,小叶黄杨叶子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子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

由于,小叶黄杨木颜色淡雅,经常镶嵌在紫檀等深色木器上,形成强烈的颜色反差,互相映衬、异常美观。

小叶黄杨木雕更是上等的工艺品。相传,小叶黄杨木雕是一个名叫叶承荣的放牛娃发明的。叶承荣是浙江乐清县人。一天,他在村头的一座庙里玩耍,看到庙里有一位老人正在塑佛像。他一下子被老人的技艺所吸引,随即跑到庙外,挖来了一块很有黏性的泥巴,坐在庙口,偷偷地学着堆塑。老人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民间艺人,看到叶承荣聪明好学,就将他收为徒弟,教他圆塑、泥塑、上彩、贴金及浮雕等多种技艺。他进步很快,一年后,就掌握了这些技艺。一天,叶承荣在乐清县宝台山紫霞观塑佛像,观中道人折来一根小叶黄杨木,请他用小叶黄杨木雕一只如意发簪。在雕刻的过程中,叶承荣发现小叶黄杨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色彩光泽,为其他木质所不及,是用于雕刻的好木料。从此,他开始用小叶黄杨木雕刻作品。就这样,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小叶黄杨木雕刻诞生了。

小叶黄杨木有什么优点?

小叶黄杨木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木材,木质极其细腻,光洁如丝,堪称木材中的“象牙”,但是市场上林林总总的“小叶黄杨”又是什么呢?我们常和小叶黄杨混淆的其他黄杨,大致有3种:

**种:厚皮黄杨木(或粗皮黄杨),俗称大叶黄杨木。这种木材的心材是黄中带绿,材质比较细,这种与真正的黄杨木最不好区别。主要的区别在于看皮,这种木头的皮比较厚,在3毫米至5毫米左右。皮上的裂纹大并且很深。另外,就是心材部分的颜色为黄中带绿,和真正的小叶黄杨木的淡黄色且不发绿不同。这种木材与真正的小叶黄杨木心材的颜色比较接近,难于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外皮的厚度及颜色。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小叶黄杨木有什么优点?”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0661.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