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花卉诊疗 » 病害 » 正文

玉兰的病虫害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7:02  浏览次数:457
内容摘要:在玉兰的养殖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必须要做到位,否则就会使美丽的花朵夭折在因病虫害而产生的各种严重的问题中,下面要介绍的几种病虫害要尤为地注意。
玉兰的病虫害防治

玉兰病害:炭疽病

病症表现

玉兰的叶片最易收到此病的危害。

初期表现为叶尖或叶缘会冒出形状不规则的病斑,或者在叶子表面出现近似圆形的病斑。病斑最初是褐色的水渍状,表面还长有黑色的小颗粒,边缘有隆起的深褐色细线,和正常的部位有明显的界限。

高温高湿的天气使夏季成为此病发生的高峰期。对植株水肥的用量控制不到位,通风工作做不好,也会使植株易被此病侵染。

玉兰

防治方法

把握好水肥的用量,使植株健康生长以增强抗病的能力。

病叶要及时摘除,秋末的落叶也要及时地扫除与销毁。

若已被病害侵染,则可喷施百分之七十五浓度的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百分之七十浓度的炭疽福美5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持续3-4次便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恶化。

玉兰病害:黄化病

病症表现

最初症状为叶子的叶绿素减少导致小叶褪绿,逐渐其他的叶片也会变为黄色或淡黄色,但叶脉还是绿色的。

病情进一步加深则会使叶片全部变黄,进而变白,使植株的生长不断衰退,导致最终的死亡。

玉兰

防治方法

黄化病属于生理性的病害,土壤过粘、pH值超标和铁元素的供应不足都会引发此病。

用百分之零点二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灌根,或喷施百分之零点一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可以有效防治此病,同时要多施加肥料。

玉兰病害:叶片灼伤病

病症表现

病害最初表现为植株的叶片出现焦边,叶片会逐渐得皱缩并干枯,病情加重时新生叶片难以舒展,最后叶片会大量枯死掉落。

硬化面积大、绿地面积小等地质环境较差的地方和长时间被高温、干旱和强光影响,还有土壤被碱化都会造成此病害的发生。

玉兰

防治方法

首先应通过增加浇水量来确保土壤的湿润。

勤施有机肥料,加强植株的抗病力。

还可采取将树体涂白或缠干的措施。

玉兰虫害:红蜡蚧

症状表现

红蜡蚧的若虫和成虫刺吸花卉汁液,其排泄物常诱导煤污病的发生,使叶片上形成一层黑霉或较厚的黑膜,全株成为黑树,植株衰弱,很少开花或完全不能开花。

玉兰

防治方法

冬季和早春,结合剪枝去除部分多虫枝。

如被害花卉植株较少或较矮,可在冬春人工刮除。

在若虫孵化盛期,喷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隔4~6天喷1次,连喷3次。

玉兰虫害:红蜘蛛

症状表现

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以叶片汁液为食。发病时叶片上会出现红褐色的斑点,严重时,叶片枯萎,枝条腐败。

玉兰

防治方法

用柑橘皮加水10倍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洒植株。

洗衣粉15g,20%的烧碱15ml,水7.5kg,三者混匀后对植株进行喷雾。

50g草木灰,加2.5kg水充分搅拌,浸泡两昼夜过滤,再加3g洗衣粉调匀后喷洒,每日1次,连喷3次,隔1周后再喷3次,可消灭第二代害虫,放入土中可防治蛆虫。

点燃蚊香1盘,置于病株盆中,再用塑料袋连盆扎紧,经过1小时的烟熏后,可杀死虫卵和成虫。

玉兰虫害:炸蝉

症状表现

炸蝉的若虫在土中吸食花卉的根部汁液,成虫刺吸主叶汁液,雌虫将产卵器插在枝条上产卵,造成枝条枯死。

玉兰

防治方法

及时杀死刚出土的老熟若虫。

若发生较严重,可于夏季炎热的夜间在树干附近点火,摇动树枝,使蝉投火烧死,并将落于火堆外的蝉杀死。

用熬粘的桐油或蛛网揉捏的粘团涂于竹竿端粘捕成虫。

4~8月及时检查并剪除产卵枝。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玉兰的病虫害防治”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0436.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