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木业问答 » 正文

枇杷树怎么样移栽成活率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7:16  浏览次数:1229
内容摘要:枇杷树什么时候植最好?枇杷每亩可以种植几株?枇杷树移栽时要注意什么?以下耕种帮就作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枇杷树定植穴准备枇杷树的定植穴一般在在定植前2个月提前准备好,根据种植密度挖1米X1米X1米的定植穴,每穴施农家肥50公斤(可用腐熟土杂肥、厩肥或作物秸杆),并配一定比例的磷、锌、镁以及钙等微肥。土壤过分黏重也可掺入一些沙土,或将沙土填入定植穴底,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在土壤酸性较重的地方,可适当增施石灰改良土壤。回填表土侍栽。二、枇杷树定植时间枇杷果苗定植时间,以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好。秋季定植为

枇杷树什么时候植最好?枇杷每亩可以种植几株?枇杷树移栽时要注意什么?以下耕种帮就作详细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枇杷树怎么样移栽成活率高?

一、枇杷树定植穴准备

枇杷树的定植穴一般在在定植前2个月提前准备好,根据种植密度挖1米X1米X1米的定植穴,每穴施农家肥50公斤(可用腐熟土杂肥、厩肥或作物秸杆),并配一定比例的磷、锌、镁以及钙等微肥。土壤过分黏重也可掺入一些沙土,或将沙土填入定植穴底,以增加土壤通透性。在土壤酸性较重的地方,可适当增施石灰改良土壤。回填表土侍栽。

二、枇杷树定植时间

枇杷果苗定植时间,以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好。秋季定植为**期,因为气候较暖和,苗木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时候定植,且定植后到第二年春季即可发出新根。秋植在炎热天气结束,气温尚未转冷前,多数地区在9——10月,暖地在10——11月。如冬季较冷或太干旱地区,可以选择春梢萌动前定植,过迟定植会影响春梢抽生。在华东、华中及西南大部分地区在2——3月定植,华南地区气温较高,可提前在12月至第二年2月定植。

三、枇杷树定植密度

枇杷树的种植密度,应根据当地的种植水平,土壤的肥沃程度,雨水分布情况,品种等选择合理的定植密度。如土壤浅薄的比肥沃深厚的密,山地比平地密,树冠直立的比开张的密,树势弱的比旺的密。耕种帮建议枇杷树的株行距为2米X3米或3米X4米,每亩定植分别为111株或56株。

四、枇杷树授粉树配置

枇杷多数品种能自花授粉,但为提高结实率改善品质,还是以几个品种混栽为宜。如部分品种如华宝2号、大红袍等自花授粉坐果率不高,应合理配置授粉树。授粉品种应具备与主栽品种同时开花,且能产生大量发芽率高的花粉,与主栽品种同时进入结果期,且年年开花,经济寿命相当,授粉亲和力强,能互相授粉,能生产经济价值高的果实,与主栽品种的果实成熟期相近。枇杷树授粉树按每行主栽品种旁种一行授粉品种。

五、枇杷树定植方法

枇杷苗木在定植时,将苗木置于定植穴中心,根系舒展摆在定植穴的土壤中,用手扶正果苗,边填细土、边用脚踏实。在最后填土时应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并舒展,填完土后再用脚踏实。枇杷苗不宜栽培过深,否则不利于根部呼吸,用嫁接苗定植时根颈部应与地面平齐。浇透定植水,使根系与土壤密接。待定植水落干后,再复细土盖平水窝,最后可在树盘下覆盖黑色塑料薄膜,保湿保温,提高成活率。

六、枇杷树定植后的管理

枇杷苗木在定植后应一次浇足定植水,叶片过多的苗要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或把叶片剪去一半,防止水分过度蒸发,以提高成活率。从定植后的第二天开始,连续几天内,每天上午检查叶片。凡叶片下垂不能恢复的,必须立即剪去部分叶片,以防止失水过多影响成活。修剪量视下垂的程度而定,下垂严重的剪去2/3,轻的剪去1/2。同时检查根部,如果根没有接触土壤,应填实;如细根靠近底肥造成肥害,应刨开肥料。枇杷苗木定植后一直到萌芽前,不能急于施肥,防止伤根。这阶段主要是水分管理,不要过湿过干。定植后**年需施浓度为10%——30%的人粪尿3——4次,第二年每株施农家肥或腐熟塘泥15公斤和复合肥0.8公斤,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枇杷树怎么样移栽成活率高?”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29467.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