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养花知识 » 花与健康 » 正文

客厅厨房放这盆花,闻着就头晕,饭都吃不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2 16:47  浏览次数:642
内容摘要:夏天本来就闷热难受,吃什么都不香,然而有些花,偏偏还会败坏你的胃口,花友们可得注意了,千万别把这些花放在客厅和餐桌旁,否则会头昏脑涨、犯恶心!
客厅厨房放这盆花,闻着就头晕,饭都吃不下!

绣球花

花卉

绣球花,百花成朵,团扶如球,颜色艳丽,异常可爱,有花团锦簇之美。绣球花是典型的庭院花卉,不适合养在客厅、餐厅等室内。

禁放原因

1、绣球花香味虽然无毒,但有些绣球有股臭味,闻之恶心,使人食欲不佳。

2、绣球花全株有毒,误食或用手触碰后,不洗手直接吃东西,容易引起呕吐、腹泻。

建议摆放位置

1、绣球花这种大型花,多养在室外的阳台、院子等。

2、绣球喜半阴环境,也可以养在墙垣、树荫下。

丁香

花卉

丁香花,花朵小而雅致,花色淡雅,芳香袭人,纷纭可爱。常见于路边、丛林或山野,不适合室内养护。

禁放原因

1、丁香花香味浓郁,久闻会使人头晕,气喘烦闷,尤其是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

2、丁香花的香味,在夜间会刺激神经,使大脑兴奋,难以入睡。

建议摆放位置

盆栽的丁香花建议摆在阳台、窗台等通风良好的位置;有院子的可以地栽。

香水百合

花卉

香水花香浓郁,姿态优美,是纯洁的象征,不宜长时间摆在客厅、餐桌等室内。

禁放原因

1、香水百合的花香很浓烈,会刺激神经,白天闻多了会头疼、恶心,吃不下饭。

2、夜晚闻多了会使神经兴奋,难以入睡。

建议摆放位置

建议将香水百合放在阳台或室外地栽,赏心悦目,不会刺激大脑。

夜来香

花卉

夜来香因夜间香气浓郁而得名。夏秋之际,黄绿色花朵会在傍晚开放,飘出阵阵浓香。

禁放原因

夜来香在夜间会散发出刺激嗅觉的微粒,使人头晕目眩、胸闷气喘,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尤其不利。

建议摆放位置

1、白天将夜来香放在室外养护。

2、夜晚把花盆放在通风好的窗边,可以起到很好的驱蚊效果。

虎刺梅

花卉

虎刺梅,形如梅花,四季开放,花小,色艳,刺多,因有毒不能养在室内,尤其是餐桌旁。

禁放原因

1、虎刺梅茎杆有刺,放在餐桌旁、客厅内,容易误伤人,对小孩尤其不利。

2、虎刺梅汁液有毒,刺伤皮肤会有瘙痒感,养护时尽量避免受伤。

建议摆放位置

1、虎刺梅喜光、耐晒,最好放在光线良好、空气流通的阳台、庭院。

2、有小孩的要将虎刺梅放在高处、远处养护。

夹竹桃

花卉

夹竹桃,是常见的观赏性花木,花朵艳丽,花期很长,具有很强的抗烟雾、抗灰尘和净化空气的能力,因此常在公园、景区、湖边、路旁种植,但不适合室内养。

禁放原因

1、夹竹桃的花香能使人昏睡、智力下降、胃口变坏。

2、夹竹桃植株全身有毒,花朵和汁液中的夹竹桃甙,对人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危害极大,接触过多会使人恶心呕吐、腹泻,严重可致命。

建议摆放位置

1、夹竹桃适合地栽,可以种在院外、墙边或路旁。

2、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及宠物的,最好不要养夹竹桃。

松柏类花木

花卉

松柏类花木,看着大气、沉稳,很多花友都喜欢养,但不管是大型的蓬莱松、罗汉松,还是小型的玉丁香、接骨木,都不适合室内养护。

禁放原因

1、松柏类花木会分泌脂类物质,释放出较浓的楹香油味,闻久了,会引起食欲下降、恶心。

2、花香会使孕妇感到心烦意乱、头晕目眩,使老人、小孩感到胸闷气短 。

建议摆放位置

1、蓬莱松、罗汉松等大型盆景可以放在玄关入口处、楼梯旁或院外。

2、小型的玉丁香、接骨木可以放在通风好的阳台养护。

花友们,你家有没有这些花?

赶紧搬到室外吧!

不然闻多了,饭都吃不下了!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客厅厨房放这盆花,闻着就头晕,饭都吃不下!”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2619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