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百科 » 植物大全 » 草本植物 » 甘草 » 正文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16 23:36  浏览次数:1488
内容摘要:甘草是最常见的中药之一,有着祛痰止咳的功效,用处特别广好处也特别多。在服用甘草的时候,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避免才服用中出现一些不好的影响。此外,还有服用甘草效果比较好的方法,搭配食

甘草是最常见的中药之一,有着祛痰止咳的功效,用处特别广好处也特别多。在服用甘草的时候,最好还是先了解一下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避免才服用中出现一些不好的影响。此外,还有服用甘草效果比较好的方法,搭配食疗效果更佳。

一、甘草的功效

1、祛痰止咳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甘草最常见的用法就是祛痰止咳,可单独服用,也可搭配其他药物服用,对治疗风热、风寒以及热痰咳嗽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有人咳嗽的时候,还会将一片甘草含在最里面,起到镇咳的作用。

2、健胃补气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甘草对脾胃气虚的人也有着不错的功效,甘草常被用于治疗心气虚、脉结代以及心悸怔忡等症状,常与桂枝、党参以及白术搭配熬制汤药。

3、清热解毒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甘草不管是内服外用都有着不错的效果,能够治疗咽喉肿痛、痈疽疮疡。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的时候,常用甘草搭配桔梗熬制汤药服用;治疗痈疽疮疡时,常与金银花、连翘等搭配,有着清热解毒的功效。

4、缓解胃痛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甘草还可以用来治疗胃痛、腹痛等病症,治疗时常与芍药搭配,熬制汤药服用,能够加强治疗挛急疼痛的疗效。但一定要注意用量,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二、甘草的作用

1、抵抗过敏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甘草有着抗过敏、抗炎的作用,服用后能够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中含有的甘草浸膏以及甘草酸对一些毒性有着解毒的作用。

2、调和药性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在服用一些药性比较大的药物时,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药性的作用,避免药性太过强烈,对肠胃造成过烈的刺激。比如用以调和大黄、芒硝药物的泻下作用。

3、改善更年期症状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在女性更年期到来时,会带来很多不好的症状,而甘草中的甘草素有着平衡女性体内激素含量的作用,是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合物,更年期的女性服用时最好找专业的医师进行指导。

4、抑制肿瘤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甘草中含有一种次酸,这种物质能够阻断致癌物质诱发肿瘤生长,起到抑制癌症防御癌症的作用。但不要因为它抗癌就随意服用,需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由于甘草比较常见,在服用时一定要了解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避免出现问题。

三、服用甘草的禁忌

1、忌长期服用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甘草是不能够长期服用的,否则会影响肠胃的健康,毕竟是药三分毒,如果长期服用甘草的话,还可能导致人体对这种中药产生上瘾的情况,一定要注意了。

2、忌过量服用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任何药材过量服用都是不行的,过量服用甘草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呼吸系统。所以在服用甘草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度量,特别是儿童,切记不可服用过量。

3、忌过敏者服用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如果对甘草过敏的话,是一定要严禁服用的,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服用甘草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身体过敏反应的试验,如果不过敏再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结语: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吃甘草的好处与禁忌了,只要是药物,最好都能够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服用,可不能自己胡乱食用。

农村网  责任编辑:农村网
 

      温馨提示:您正在浏览的文章是“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能祛痰镇咳忌长期过量服用”
      原载地址:https://www.nongcun5.com/baike/30763.html
      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资讯由网友提供分享,资讯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表示农村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网友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出处。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对于农村网的原创作品,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版权属于农村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凡用于商业用途需征得书面同意,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农业百科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工信部信软〔2015〕440号   农市发[2016]2号   国发〔2015〕40号   农发〔2017〕1号   中央一号文件